在《旨趣》的結尾處,傅斯年喊出了當時中國新進學術界的共同心聲:“我們要科學的東方學之正統在中國!”與國際漢學界爭勝的心願,不僅傅斯年有,胡適、陳垣、李濟乃至陳寅恪,都不同程度地蘊藏胸中。胡適提倡“整理國故”,實際上就是“要照著西方‘漢學家’與受西方‘漢學’影響的日本‘支那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範圍去作研究”。[1]傅斯年的主張,是這一精神的發展或自然延伸。隻是依照傅斯年的一貫做法,使之進一步極端或徹底。
傅斯年本來也疑古,因為要超越顧頡剛的史學王國,不肯真的向顧稱臣,在歸國前後的短短一兩年間苦心孤詣,另辟蹊徑。他雖然在德國留學,學過一點語言學課程,卻無成績[2],又少讀蘭克(Leopold von Ranke)著作,所得到的思想資源,還不如當時國際漢學之都的法國巴黎學派影響更大。所以顧頡剛後來說:“傅在歐久,甚欲步法國漢學之後塵,且與之角勝。”[3]
傅斯年將語言學與曆史學並舉,錢穆認為“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無此根據。即在西方,亦僅德國某一派之主張”。[4]其實傅斯年的想法或許來自德國,其心目中的典範還在法國。此時歐洲漢學及東方學正是語文學派占據主導,中國學者的目光所集也在於此。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發刊時,就刊登了王國維1919年翻譯的伯希和1911年就任法蘭西學院中亞語史學講座時的講演詞《近日東方古言語學及史學上之發明與其結論》。王國維稱此文“實舉近年東方語學文學史學研究之成績,而以一篇括之”。伯氏明確指出由於古物學和古語學的複興,改變了原來考中亞史事僅據典籍的狀況,因而取得長足進展。[5]胡適稱讚“此文甚好”,並為之加上標點。前此胡適因為鋼和泰的關係,已經建議北京大學注意東方語學,以便與國際東方學界加強聯係。[6]傅斯年反對“國學”、“漢學”的概念而主張“東方學”,自然會將語言學與曆史學相並舉。此後傅斯年很少提到蘭克的名字,對伯希和以及另一位巴黎學派大家、瑞典的高本漢(Karlgren)則推崇備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