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三、意在爭勝

字體:16+-

胡適對王國維衷心佩服,在於後者的學問並世無雙,其實兩人在閱曆、交遊、政見、性格、處世、治學等方麵,相去甚遠。胡適積極輸入西洋文明,王國維則認為西洋人過度提倡欲望,“必至破壞毀滅”。[1]王對北京大學的新潮學風不以為然,始終消極應付北大一廂情願的積極爭取,不欲與之有所接近,“以遠近之間處之”。[2]而胡適正是北大風氣的重要代表。但胡、王之間極少正麵衝突,對於戴震哲學的分歧已是例外,責任還不一定由胡來負。因為他已經事先就此與王國維交換過看法。他避開《水經注》案談戴震,除學術本身的製約外,不公開牴牾王當是顧忌的因素。

胡適對王國維的敬重一直持續到其身後,盡管他有時也善意地指出王早期關於詞曲研究中的某些小錯誤。但是從1934年起,他開始挑剔起王國維的學問來了。他在評議郭沫若《諡法之起源》時,批評“今日學者之過於大膽,敢用未認得的金文來做證據”,順手將王國維牽出,認為其“用不全認得的古器文字之方法似尚有可議耳”。[3]1935年又對他人比較自己的著述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表示異議,認為不應太重相同之點,強調自己的看法是曆史的,而王是藝術的,王的“境界”說以及“隔與不隔”,不如自己的“意境”說和“深入而淺出”講得清楚。[4]1943年重審《水經注》案前,胡適欲以王國維著《博士考》一文研究漢代經學變遷,“偶一下手,始知謹嚴如王靜安先生,亦不能完全依賴”![5]重審該案後,胡適對王國維的批評似有日益增多之勢,遣詞用字也時有過當甚至逸出情理處。如1944年2月1日他致函王重民,用“一犬吠影,百犬吠聲”形容戴案緣起,將王國維打入“吠聲”之列,以致引起王重民的不安。雖然胡適本人曾頗費躊躇,擱置數日才寄出,但善於文辭如彼,若心平氣和,找到恰當詞匯當不是難事。[6]如此一反常態,令人懷疑胡適自己也動了正誼之氣。而動氣的緣由,顯然不是220年前的戴震,甚至不是20年前的紀念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