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二、案中有案

字體:16+-

時間確定後,應當澄清的是兩位當事人的關係。其間隱藏著破解此案的重要線索,甚至是案中有案。

王國維在世之日,可以說是令胡適最為佩服的學者。1922年8月28日,胡適在日記中寫道:

現今的中國學術界真凋敝零落極了。舊式學者隻剩王國維、羅振玉、葉德輝、章炳麟四人;其次則半新半舊的過渡學者,也隻有梁啟超和我們幾個人。內中章炳麟是在學術上已半僵了,羅與葉沒有條理係統,隻有王國維最有希望。[1]

這時上海的《密勒氏評論報》(The Week by Review)正在舉辦讀者選舉“中國今日的十二個大人物”的活動,每周公布一次結果。胡適對11月上旬的兩次評選十分不滿,指責舉辦者“不很知道中國的情形”,並代擬了一份名單,其中第一組學者3人,為章炳麟、羅振玉、王國維,而將梁啟超列入影響近20年全國青年思想的第二組4人之中。《密勒氏評論報》選舉,梁、章、羅各得105票、73票、4票,王國維則一票未得。但在胡適看來,“章先生的創造時代似乎已過去了,而羅、王兩位先生還在努力的時代,他們兩位在曆史學上和考古學上的貢獻,已漸漸的得世界學者的承認了”。[2]而且胡適很清楚,這種承認並非徒有虛名,1926年胡適在法蘭克福中國學院聽國際漢學泰鬥伯希和演講中國戲劇,知其所用材料多出於王國維的著作。[3]胡、王二人在北京時一度居處頗近,過從甚密。坊間傳聞當時梁啟超來訪,胡適隻送到房門口,王國維來則送至大門口。[4]其實胡與梁的交往比王密切得多。

胡適推崇王國維,代表了北京大學一班學者的共識。1917年蔡元培執掌北京大學後,屢托馬幼漁、馬衡等人禮聘王國維任文科教授,均為其婉拒。文科研究所國學門成立後,改聘為函授導師。王勉強應承。[5]當時胡適標榜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而王國維“所著書,以新法馭古學,凡所論斷,悉為創獲”[6],令人刮目相看。1922年8月26日,胡適在與日本學者今關壽麿談論中國學術界狀況時說:“南方史學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學能疑古而學問太簡陋,將來中國的新史學須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學工夫。”盡管他認為“中國今日無一個史學家”[7],但兩天後就指出,王國維是能夠兼采南北之長的最有希望之人。北大派中的後進如古史辨主將顧頡剛和鄭奠等人,紛紛登門拜訪,願執弟子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