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三、講學與研究

字體:16+-

陳寅恪被譽為教授的教授,當在清華研究院結束之後。在此期間,他的學問雖好,名氣卻不夠大。而一般人恰好是根據名氣而非學問來衡量學者的地位,重耳學而輕眼學,學術界也鮮有例外。

清華研究院所出各種文書,導師的排名一般是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據說王位居首席是由於梁的謙讓與推崇,吳其昌回憶道:“先生之齒,實長於觀堂先師,褎然為全院祭酒。然事無钜細,悉自處於觀堂先師之下。”[1]而陳屈居末席,則並非由於他到校最晚。陳的輩分較梁、王低,稱梁為“世丈”。他所擔任的指導科目,固然無人報考,就連主講的兩門普通演講課程,能夠心領神會者也是寥寥無幾。牟潤孫這樣描述道:

當時梁啟超名氣很高,許多學生都爭先恐後圍繞著他。梁很會講書,才氣縱橫,講書時感情奔放,十分動人。王國維的研究工作,雖然作的很篤實,但拙於言詞,尤其不善於講書。在研究院中講授《說文》和《三禮》,坐在講堂上,神氣木訥,絲毫不見精采。……一般研究生對他並不欣賞,很怕聽他的課。

另一位導師陳寅恪,剛從國外回來,名氣不高,學生根本不知道他學貫中西,也不去注意他。陳在清華大學講書,專講個人研究心得,繁複的考據、細密的分析,也使人昏昏欲睡,興味索然。所以真正能接受他的學問的人,寥寥可數。……王、陳二人既然門可羅雀,在研究院中日常陪著他們的隻有兩位助教。

據牟潤孫分析:

總起來看,梁、王都在研究院中有影響,而陳則幾乎可以說沒有。推想起來,大約由於那時陳講的是年代學(曆法)、邊疆民族曆史語言(蒙文、藏文)以及西夏文、梵文的研究,太冷僻了,很少人能接受。[2]

此話前半未必盡然,後半卻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