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東西方思想文化界潮流動向截然相反。歐洲“一般學者頗厭棄西方物質文明,傾慕東方精神文明”。[1]當時中國留德學生描述:“德國思想界,有兩大潮流,一為新派,一為舊派。所謂新派,大都出自言哲學美術與詩學者,彼輩自歐戰後,大感歐洲文化之不足,而思采納東方文化,以濟其窮,於是言孔子、釋迦哲學者,皆大為社會所尊重,如凱熱幾林,如尉禮賢,如史奔格列兒,皆其例也。所謂舊派者,仍尊崇自然科學萬能,不為時潮所動搖,……此兩大潮流中,新派極占勢力,所謂舊派者,幾無聲息。此種現象,與吾國適反。我國言新者大都以駁斥孔子為能,而在德國,則深以能知孔子哲學為幸,甚至以辜鴻銘為歐洲之救星。可見天下學問,其價值極為相對,合乎當時之人心,則價值便高,反乎當時之人心,其價值便低。今日國內盛稱之杜威、羅素,安知幾年後,其學問不為人所吐棄,而奉之者儼如上帝,此亦未免太過矣。”[2]
中西思想界傾向迥異,在對法國漢學泰鬥沙畹(E.Chavannes)逝世的反應上突出顯現。1918年1月,正當盛年的沙畹不堪戰爭環境的嚴峻以及友人被難的刺激,52歲即溘然長逝,“東西人士,哀悼不置,傅增湘氏之唁函,尤為悲惻”。法國駐華公使柏卜到北京大學演講,北大專門請其介紹沙畹的學行。柏卜一麵稱讚沙畹“學極淹博,性尤謙遜,在歐洲一生精於演講貴國曆史美術文學,宣揚貴國名譽不遺餘力”,一麵感歎“具有首倡此項演說資格”的沙畹“天奪其壽,實我中法兩國之不幸也”,希望眾多法國人士“步其遺塵,時來貴校交換智識,及貴國多數學生前往巴黎暨法國各省大學,研究學問”。[3]而當時正為推陳出新大造輿論的《新青年》,卻對國粹派趁機鼓吹“東學西漸”大為不滿。署名“冰弦”(梁襄武)的《蔗渣譚》一文,為了反對國粹派引沙畹的“東學癮”之深以自重,對沙氏不免出言不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