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關注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是東鄰日本。據親曆其事的橋川時雄說,日本最早介紹中國新文化運動動向的是《朝日新聞》的大西齊。[1]然而,盡管《朝日新聞》長期注意中國問題,目光主要還是集中於南北對立、軍閥紛爭、中外關係、利權歸屬等方麵,至於文化運動,不僅報道極少,而且多少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積極發展對華文化交流的刺激,[2]顯得有些被動應對。其他報刊的態度更加輕慢。《讀賣新聞》發表駐上海記者所寫《金瓶梅與中國的社會狀態》,以《金瓶梅》人物影射時人,不時有與新文學相關的片斷報道。[3]
個別進步人士的態度較為積極,以吉野作造為中心的黎明會,因為與李大釗及《每周評論》的密切關係,在支持五四學生愛國運動的同時,注意到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關係。1919年6月,吉野在《新人》雜誌發表題為《關於北京大學學生風潮事件》的文章,除肯定五四運動的方向外,特別指出其背景為“兩三年來,北京大學在蔡元培統率之下,思想煥然一新,歐美之新空氣遂極濃厚。最近新發行之雜誌如《新青年》《新潮》尤極力鼓吹新思想、新文化,倡言‘文學革命’”。[4]1920年5月北京大學師生訪日團在東京大學與該校“十七日會”聯合舉辦演講會,其間東大學生田民演說《中日文化之結合》,認為“中國新文化運動與日本新文化運動實有共通之點,應結合以圖共進”。[5]吉野等人的關注重點在社會政治活動方麵,由此顧及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作用。
堂堂正正地介紹和批評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端之人,便是後來以研究中國近世戲曲史聞名於世的青木正兒。1920年,他在京都和小島祐馬、本田成之等人創刊《支那學》雜誌,於第1—3號發表長篇論文《胡適を中心に渦いてある文學革命》,這是迄今所知國際學術界最早正麵報道研究中國文學革命的論文。文章劈頭就說:“中國文壇近年來革新趨勢頻頻高漲,人稱文學革命。概言之,即鼓吹白話文學。”該文詳細介紹了從1917年《新青年》發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到陳獨秀響應,錢玄同、劉半農附和,與“王敬軒”論戰,《新潮》繼起,小說戲劇改良的全過程,涉及文學革命的各方麵。同期書評欄還刊登了青木為胡適的《嚐試集》所寫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