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完整的天下經驗:宋遼夏金元之間的互動

二、現代時空觀念與國家邊疆、主權觀念

字體:16+-

現代世界的國家、主權觀念和現代線性矢量時間同時產生,共同構建現代世界的基礎。[15]線性矢量時間觀念源於西方基督教傳統,時間之維確有一個起點(上帝創世),也有一個終點(末日審判),17世紀英國大主教James Ussher認定上帝創世是公元前4004年,牛頓預言宇宙在2000年終結。從起點到終點貫穿的是上帝的旨意。這樣,近代西方世界的殖民擴張都可以在這一線性時間中用上帝旨意加以理解,西班牙人在勒班陀戰勝穆斯林、英國打敗無敵艦隊、美洲的發現、英國的全球擴張、五月花號抵達北美、美國對印第安人的掠奪等,都被整合到貫穿上帝旨意的基督教敘述中。而這一線性矢量時間的敘述尤其突出現代性,modern最初在16世紀開始通用,源於拉丁文modo,意指“剛才”,起初modern指“目前”“最近”,18世紀這個詞的意思指“更好的”,西方曆史學家開始用這個詞指自己的時代,以別於過去。隨著進步觀念的傳播,這個詞也被賦予評判優劣的標準。[16]modern其實是線性矢量時間序列中繼上帝創世以外的又一個起點,越到後來,這個起點的意義越重大。

英國印度總督Curzon曾自豪地宣稱英國擁有了地球上所有主權中最廣闊的領土疆界,在北美洲與合眾國有3000英裏(1英裏約等於1.6千米)的陸地疆界,在印度與俄羅斯、中國等有6000英裏的疆界,在非洲與法、德等有12000英裏疆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權國家。正如Whittlesey所表達的,隨著地理大發現而來的是歐洲國家通過在海外的帝國主義行徑獲得了一種世界範圍的空間感,打開一片廣闊的可供開發的世界[17],這就是近代以來西方帝國主義的新型邊疆形態——海外邊疆(the overseas frontier)。這種令Curzon自豪的陸權擴的合法性源於上述線性矢量時間下的上帝旨意和進步觀念,英國的全球疆域由此確立,而新型邊疆形態背後是一套新的時間觀念。Curzon自信現代疆界劃分是一個“進步”。這在古代罕見或沒有,而東方人本能的強烈厭惡接受一條固定邊界線,Curzon認為部分源於遊牧傳統,部分源於東方人的思維不喜歡精確安排。當然,Curzon認為疆界劃定是維護和平的手段,是一種現代“進步”,當然他不可能承認這種“進步”的國家疆界是西方近代以來文明的特殊產物,是強加給東方世界的規製。他觀察到亞洲國家疆界劃分隻有在歐洲人的壓力下或者在歐洲代表的幹涉下才會發生[18],其潛台詞就是歐洲人帶來了“進步”。這種強加給東方的“進步”有何效果呢?清同治、光緒年間,中俄兩次劃界,將哈薩克部落劃分為二,入俄者稱俄哈,入華者稱華哈(按:當然這種俄哈、華哈是外人的劃分,哈薩克人自己沒有這種分別)。然界限不清,往往父為俄哈,子為華哈;兄為華哈,弟為俄哈。劃界以後,仍不問國籍,往返如故。[19]雖然已經劃界,但清政府、沙皇俄國、哈薩克人其實生活在不同的時空體係中,沙俄以現代國家的線性的、“進步的”時空觀念開拓疆土,天朝殘夢中清政府正努力理解這種新規則以維護自身利益,而哈薩克人仍在遊牧遷徙的時空世界中。清光緒年間,中俄在西北兩次勘界締約,中國喪失了大片國土,缺乏精確的地圖是清廷勘界吃虧的重要原因,傳統中國輿圖采用記裏開方法和傳統通俗繪法相結合,雖然由傳教士輸入了經緯法,但運用並不成熟,誤差較大,而且離中經線越遠,誤差越大,地圖上差之毫厘,實地可能喪地千裏,這使邊界談判非常被動。[20]俄國完全采用新式測繪技術得到的精密地圖,在談判中占盡優勢。這是兩種空間觀念的碰撞,俄國現代精密地圖代表的是一套近代科學所理解的空間觀念,是運用近代地理學成果和測繪技術的產物,中國傳統輿圖的失敗體現了天下時代的空間觀念在現代國家利益博弈中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