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區地處溫帶,四季分明,農耕生產方式以季節為周期,時間性極強。農耕文明植根於這種時間性的生產方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中的祖先崇拜、邊界、組織、定居、曆史具有重要意義,這些要素中曆時性和循環性的時間序列具有明顯優勢。農耕世界的雛形從公元前2000年以眾多酋邦組成的“邦國群”(state complex)中已經開始出現,並強勢地向四邊輻射。[2]強調時間性的祖先崇拜當時可能已經孕育於定居文明之中。定居的生活方式要求人們從時間序列獲取空間擁有權的合法性,持續定居耕作於同一空間就說明這一空間是被所有者的權利法定擁有的,通過時間序列的祖先獲取空間擁有權的合法性是必然邏輯。定居農耕的決定要素是土地及生長在上麵的作物,作物以根固定在土地上,這些都是不移動的,固定的“根性”是農耕的基本特點。每棵植物都有獨立的根,農耕的“根性”也決定了農耕文明是傾向於安土重遷的定居社會。而農業生產的循環特性以及對節候農時的關注使農耕文明發展出各種精巧複雜的時間周期,既指導農業生產生活,也解釋天下的循環往複,分合興衰,同時為王朝的合法性提供依據。這就是中原王朝五德轉移的政治神學,是建立在時間循環性基礎上的一套學說。
遊牧指在每年200~400毫米降水量的幹旱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亞洲草原最早的遊牧帝國存在於兩千多年以前。遊牧地區所處的寒溫帶,冬夏兩季較分明,四季不分明;人們逐水草而居,遷徙於冬夏牧場之間;邊界是模糊的,部落分合不定,組織的穩定性不強;但遊牧方式依賴於廣闊的牧場,對廣闊空間具有拓展性,空間性占有主導。這種空間性源於遊牧是以牲畜而非土地為決定性因素。牲畜是移動的,這種移動創造了空間性的拓展和彌散,由此帶來貿易、商業與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