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盧漢喜歡引用巴厘人的一句話:“我們沒有藝術,我們把一切事情幹好。”實際上,這句話至少在他的六本書裏出現過。在此之前的《穀登堡星漢》(1962,p.85)裏,他說埃韋裏克人(Aivilik)“沒有‘藝術’這個詞”。他同時引用卡彭特對埃韋裏克人的看法:“每一位成年人都是一位擅長象牙雕刻的工匠。”(Carpenter, Eskimo,1960)
在網上把一切事情辦好,是不難想象的。虛擬的構想比真實的物體容易操縱。網上的人際關係比較安全,也比較容易。準備和完成大多數任務的信息在網上近在咫尺,比在物質世界任何環境裏都更加容易獲取,也許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隻有例外。
這是否意味著,一切東西在網上都能做得很好呢?我們在非象牙鍵盤上和埃韋裏克人在象牙雕刻上幹得一樣好嗎?
在巴厘人和埃韋裏克人那樣的前工業社會裏,容許他們把一切事情做好的最重要的資源是時間——至少可以說,時間給他們提供了幹好一切事情的哲理。現代世界有一個並非完全無理的陳詞濫調(之所以為陳詞濫調,首先是因為它有道理),不滿意現代社會的人也是這樣說的。我們為了獲得大宗商品而付出了代價:生產每一件商品的時間和精力都大大地減少了。亨利·福特裝配線的汽車,無論它比馬車要強多少,都不可能反映個人飼養馬和製造馬車的心血。
然而,繼工業時代而起的信息時代,運輸虛擬產品的速度比工廠裝配線運輸產品的速度快。網上文本之間的鏈接幾乎不需要時間,發電子郵件幾乎也不花時間——當需要時間時,我們就認為網絡運行不好,認為該係統有缺陷。實際上,除非係統崩潰,我們幾乎不注意鏈接和電子郵件的表現。但我們的感覺是,互聯網時代給我們提供了更充裕的工作時間,至少當我們在網上工作時,我們似乎有更充裕的時間。在互聯網的即時信息傳播世界裏,這個時間觀念是從何而來的?它在我們的工作中發揮什麽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