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麥克盧漢》實際上是兩本書。一本寫麥克盧漢的媒介思想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另一本寫我自己的思想,寫他的思想如何幫助我們理解新的數字時代。無論如何,我都可能會寫這樣一本書,但是麥克盧漢不可能,因為他在1980年的最後一天去世了,差不多就倒在個人電腦革命的門檻上。這一場革命使我們的世界產生巨變,然而它又是可以說清楚的,我們可以用麥克盧漢的洞見和比方來解說這個世界。
他的洞見向我們展示了媒體世界的動態情況。在這個世界裏,在爭奪我們注意力的時候,電視正在壓倒書籍、報紙、廣播和電影,正在對政治、商務、娛樂、教育和我們的一般舉止產生深刻的影響。媒介要我們——有人說要我們的心靈——去惠顧貝頁掛毯[1],這樣的場麵引導麥克盧漢去考慮,媒介在與我們的心態接觸時,有何不同表現。比如,在電視上看電影或者電影院裏看電影有何不同,為何不同?讀新聞和聽新聞有何不同,又為何不同?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 年代,麥克盧漢提出並試圖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他提出了媒介及其影響的一套複雜的分類係統。這個係統的比較過程,回溯到我們這個物種的起源。比如說,它承認前文字(pre-literate)傳播和電子傳播有相似之處,並且給未來的媒介留下了大量的空間。我們在互聯網上挑選出來讀、聽、看的新聞和在報紙、廣播、電視上表現出來的新聞有何不同?
與數字時代協調的跡象,在麥克盧漢的著作中已經表現出來。
但是,這種跡象在他的著作裏有用的程度,隻達到了可以理解的程度。它僅僅是導航的線索,環境的輪廓,其語言又不是非常明白。結果是既給人教益,又令人受挫。既然這種語言如此複雜,所以它既給人警示的信息,又無意之間給我們造成理解的障礙。他要人們注意傳播媒介顯著卻被人忽視的作用——比如讀報紙新聞和看電視新聞的區別。他在這裏使用了非常著名的警語:“媒介即訊息。”批評家和隨意的讀者誤解了他的意思,以為他說的是:內容——讀到和看到的東西——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他用刺激人的類比,把電視及其競爭者的區別用富有戲劇色彩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所謂冷對熱(cool versus hot),光透射對光照射(light-through versus light-on),聲覺空間對視覺空間(acoustic space versus visual space)。然而,這樣的比方適得其反:沒有用比較熟悉的東西來表明不那麽熟悉的東西。這些比方的喻體比其要說明的本體還要更加晦澀難懂。有人請他做出解釋時,他說他的目的不是解釋,而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