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廣播電視——麥克盧漢的經典地球村,即非互動性的地球村——是做大和炒大的商務活動,至少在美國是這樣的;在這裏,廣播電視上的廣告成了而且至今仍然是一種藝術形式,一種文化現象,一種龐大的產業。另一方麵,除了通過衛星傳送節目進行的少量直銷之外(在美國,由於電視直銷頻道[QVC]和與之類似的有線電視,直銷略有增加),實際的金錢易手既不是在家裏的受眾和廣播電視人之間完成的,也不是在受眾之間完成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廣播電視的“村落”——由廣播電視的受眾組成的村落——根本就沒有商務活動。
作為大眾媒介基本商務的廣告與印刷機同時誕生,廣告是印刷機的營養,它使印刷機能夠不依賴政府和財政撥款。這個共生關係對民主非常重要。廣告商為自己的產品贏得了更多的公眾,公眾對其產品也更加了解。報紙也可以在沒有廣告的版麵上登載他們想要的東西。傑弗遜認為報紙是政府的第四個部門——報紙時刻準備批評行政、司法和立法這三個部門,這三個部門受到重大的鉗製。如果沒有一種媒介來支持與政府脫離的報紙,傑弗遜這個觀點是無法運轉的。英國、法國等民主國家同樣也由於新聞自由而深受其惠;沒有廣告自由,新聞自由是不可能的。
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隻有美國廣播電台完全采納了廣告/報紙的共生關係。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英國、法國等民主社會把廣告看成是一種郵政服務,一種傳播載體。他們認為廣告太重要,絕對不能把它托付給廣告商。相反,傑弗遜的觀點是,廣告太重要,絕對不能把它托付給政府。不過,1934年通過的《聯邦通訊法》(Federal Communications Act)開了一道後門,把政府放了進來。關於這個法案的一些流弊,請見《學習無羈:網絡教育與精神學苑》(“Learning unbound:Online education and the mind’s academy”,Levinson,1997b,pp.8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