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即訊息”無疑是麥克盧漢最有名的警語,其重要意義是:我們使用任何傳播媒介產生的衝擊力,遠遠超過它傳播的特定內容。換句話說,媒介所能夠傳輸的東西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節目或內容產生的影響,比如看電視的過程產生的影響就勝過節目的內容。又比如,打電話本身在人類事務中的革命意義,遠遠超過打電話時所說的話。一般地說,人們能夠比較好地理解他這個警語,而且充分認識到,這是麥克盧漢理解媒介治學之路的一塊鋪路石。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它的許多細膩而深刻的含義被誤解為“反對”內容的宣言,或者說,傳播的內容絲毫不重要。
多年來,麥克盧漢已經把這個警語的一些多重意義說得很明白。在這方麵,多重含義是他刻意追求的方法——暗喻使人不斷對其做出解釋。正如他後來許多惹人注目的思想一樣,“媒介即訊息”初次問世時並不起眼。這句話出現在他的一份打字稿中。這份文件叫做《理解新媒介研究項目報告書》,是他為“全美教育廣播者協會起草的報告,美國衛生、教育和福利總署委托該協會做一項研究,他的報告書是其中的一個子項目”。到了1964年,這句話成了《理解媒介》第一章極其重要的標題。之所以說它至關重要有兩個原因。首先,該書確立了麥克盧漢作為20世紀最傑出的媒介思想家之一的地位。而且,麥克盧漢經常挖苦說:沒有誰真正讀麥克盧漢(他又說,許多人讀這本書時,一般不會超過第一章的標題)。對這個標題的議論大行其道,所以他禁不住來一點雙關,把(message)改為(massage),並以其命名一本新書《媒介即是按摩》(with Fiore,1967)。他在《逆風》(with Parker,1969,p.23)中又幽了一默,說“媒介即是混亂時代(mess-age)”。在《把握今天:自動出局的行政主管》(with Nevitt,1972),他又把mess-age改寫成“大眾時代”(m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