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貝爾[1]說得很貼切:對現狀而言,“技術具有破壞性”。比喻固有的特性就是超越現狀,所以我們能夠理解,麥克盧漢為什麽要重用比喻、珍視比喻。他的目的是生成認識媒介的新洞見:他對靶子狂轟濫炸,表述誇張,目的是要給靶子提供更多的餘地去運動和和壯大——給我們的理解提供更多的空間去機動和提高。與此相反,蓋棺定論、詳盡無遺地描繪技術,哪怕描繪得正確,哪怕這描繪在當前有用,也不能夠給我們揭示多少未來的東西。因此,麥克盧漢喜歡引用馬拉美[2]的名句:“定義就是殺戮,暗示就是創造。”(To define is to kill,To suggest is to create)(McLuhan & Nevitt,1972,p.10;亦見波普爾對定義的厭惡,Popper,1972,p.328)
“地球村”抓住了當時全民共享的信息。1982年,我們在這方麵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是,麥克盧漢忽視了許多東西。其一是通信衛星,那一年發射的第一顆通信衛星使歐美的電視同步,不過正規的衛星傳播的國際會議,還要等待好幾十年。(參見Levinson,1998b“軟件與硬球:論微軟之爭的核心”所述的全球登月衛星傳播、查爾斯和黛安娜婚禮、薩達特總統葬禮;亦參見Dizard,1977,pp.117-118,103-104,107-108,125)。其二,電視觀眾與村民不同,即使他們真的在全球村裏就座了,他們也是不能互相會話的。除非他們剛好是以肉身形式坐在同一間屋子裏。因此,麥克盧漢創造這個詞匯時,實際上地球村還是一個窺視者的村落,根本就不是互動意義上的村落。現在的情況變了。憑借CNN等衛星電視,地球村裏連續不斷的滾動傳播已經成為現實。同樣,憑借互聯網和萬維網,地球村裏的互動性已經實現了。但是,麥克盧漢率先使用的比方都已經對這一切做出了指引、暗示和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