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最先注意到的,是當年開封的水係,其次則是城牆。
唐代崔顥詩中所雲“春風起棹歌”(《入汴河》),鄭毅夫的“畫船明月綠楊風”(《過汴堤》),所詠都像是今人經驗中的江南。這樣的一條河,今天的開封人已不能想象。清初顧祖禹撰《讀史方輿紀要》,引宋張洎所說“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賦由此而進”(卷四六《河南一》,2104頁,中華書局,2005),下文說的卻是,宋室南遷之後,“故都離黍,江、淮漕運自是不資於汴,於是汴河日就湮廢。……明初議建北京於大梁,規畫漕渠,以浚汴為先務。……既而中格,自是河流橫決,陵穀倒置,汴水之流,不絕如線,自中牟以東,斷續幾不可問矣。”(同上,2110頁)我們所承,即此“幾不可問”的夢中汴河。水的命運係於政治設施與國之興衰。一部“汴水傳”,豈不就是自春秋至當代的中原地區興衰史?
《清明上河圖》的核心部分,是那道橫在汴河上的虹橋。明人王士性卻寫到汴河當水勢盛大時的可畏,說隋朝引黃河入汴,不過為隋煬帝南下舟船的方便,“不意河流迅急,一入不回”,而河北地勢高,汴河位置低,河南的土質又疏鬆,“任其衝突奔潰”,“遂為千百年之害”(《廣誌繹》卷三,224頁,中華書局,2006)。倘如此,則汴河之涸對於開封,還說不準是禍是福。
僅由地名看,古代中原地區,水資源絕不匱乏。若洧川,若臨潁,若延津,若商水,若滎陽,若汜水,若洛陽,若澠池,若汝陽、泌陽、淅川、濟源,若淇縣,若臨漳、湯陰,若涉縣,若汝州,無不因水得名。據宋代朱弁的《曲洧舊聞》,其時的洛陽一帶尚多稻田(卷三,25頁,商務印書館,1936)。但到了明末清初,缺水已是河南經濟社會生活的嚴峻現實。《日知錄》卷一二“水利”條:“古之通津巨瀆,今日多為細流,而中原之田,夏旱秋潦,年年告病矣。”(《日知錄集釋》,294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陸隴其也說其時的衛水,“非但無唐虞之泛濫,比班孟堅、酈道元之時,水勢亦迥然不侔矣”(《衛水尋源記》,《陸子全書·三魚堂文集》卷一○,康熙四十八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