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是我童年的城市,我的三四歲到十一二歲,在這城市度過,關於這城的記憶,曾寫在題為“舊日庭院”的散文中。不記得遷出這城市後有過多少次回訪。次數並不多,上次則是在1997年。今秋有機會重回故地,用了幾個下午在城中閑走,回到住處,隨手記錄。這城市已日見陌生,不難將我逐出夢境,卻因此有了旁觀的心情,邊走邊問邊想,是一種新鮮的經驗——誰說你童年的城市隻能充當懷舊的觸媒?
10月18日,搭乘河南大學一位研究生的車由鄭赴汴,經過了屢經媒體曝光的“鄭東新區”。我曾幾次來到這片“新區”,心情複雜。據說有“內含城市”、“外緣城市”的概念。經營“外緣”,政績易見;改造舊城區,投入大,見效慢,因而城市的父母官樂於將文章做在城外,即原先的關廂地帶;而買賣土地,又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錢來得最方便。如此巨大的投入,倘若用來“經營”農村,又會怎樣?當然不會產生如此的視覺效果,政績不至於如此烜赫。離鄭前新區正舉辦農業方麵的展覽會,人工湖邊垃圾遍地。於是想到,即使硬件勉強上去了,人的文明程度也不可能就隨之提高。
高檔住宅區仍在繼續興造,大約也因勢成騎虎,欲罷不能的吧。這種房地產開發,即使不考慮農民的利益,也未必能官商“雙贏”。途中聽到了“房奴”的說法。據說有些被動員買房的公務員已成此種“奴”,而因新區的開發失地的農民,在繼續上訪,堵在某些政府機關門外。近城農民以出租房屋為生。那種簡易樓房高度密集,一旦有火災,勢不能救。這種“都市村莊”能維持幾時?那些農民的生活將何以為繼?在裝點“盛世”、打造“政績”之外,父母官們是否準備為失地農民“經營”一份“可持續”的生活?聽說正在搞“鄭汴一體化”,以帶動開封的發展;希望“一體化”中的開封,不要再造這樣的“新區”。對於豫外媒體的批評,未聞當局作何反應。當今不但有“易地審理”,也早已有“易地報道”(所謂“隔山打炮”)。媒體不被鼓勵談論本地弊政,對來自他方以至高層的批評則極力淡化,“正麵報道”、“正麵引導”往往被作為掩蓋問題、壓製輿論的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