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舊圖新,已成城市改造的通行模式,由省會城市,到縣城。且政府機關及工作人員往往迫不及待地率先遷往新城或新區——當然會用了冠冕堂皇的名義。與政府機關相“輝映”的,自然是大小公司、高檔住宅區、別墅,與之配套的商業區、娛樂設施,由此完成了貧富的空間分割。這種分割與任何意義上的“進步”無關。那些居高臨下的政府機關,戒備森嚴的“高尚社區”,直觀地詮釋了政府與民眾,以及貧富間的緊張關係。梁思成曾有保留北京老城、就近另建新城的設想,未被采納。但眼下轟轟烈烈的新城、新區興建,就我見聞所及,絕不像是為了保存舊城,更像是逃離。當然“逃離”未見得“放棄”,但其造成的區隔,影響於城市的人文麵貌、生態,將是長期的。我想,那位大建築學家泉下有知,對於眼下的新城、新區熱,會不勝感慨的吧。
中原某省會城市的新區早已被作為了標本。在幹旱缺水的中原設計“水城”,已不免荒唐;更在無水(無自然水源)的人工河上修建大橋,所滿足的隻能是某些人“生活在別處”(如威尼斯)的想象。在那新區看到了一所貴族中學。我不知曉那中學的學生能否有“現實感”,他們會如何感受自己生活的世界?對於無緣享用新城的市民,東區更像是旅遊景點,而非同一城市的一個區。而我所見西北一座人口不多的省會城市的新區,擁有諸多大小廣場與六車道、八車道的寬闊公路,更像是該城的“高尚社區”。
城市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分割,不但實現在居住條件上,而且實現在居住環境、交通狀況,對文化設施、文化資源的占有以至空氣質量上,使城市充斥了關於“等級”的明示與暗示,無疑將差別以誇張的形式放大了。這種新城或新區,令你想到的是“剝離”,剝離貧窮破敗,將這些留給沒有條件搬離者。較之前此一窩蜂地興建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大學城”,新城、新區的成本無疑更高,“國土資源”的成本外,更有加劇貧富分化、擴大心理落差的無形成本。〔1〕“仇富”的確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卻非“心理疏導”或有關部門組織編寫的宣教小冊子所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