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雅各布斯說過“安全的街道”,有人漫步的人行道(參看《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譯本)。上文提到的那本《小小地球上的城市》也說到“富有生氣的步行道”,“安全的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間”。安全,是認同感的基本條件。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我們曾經是安全的。你可以在一天裏的任何時間隻身穿過城市,更不用說鄉村。前幾年聽到發生在鄉村的偷牛的故事。我插隊的那年月,這種故事是奇聞。當然,其時是“集體經濟”,牛既沒有人敢偷也無處銷贓。但當時民風實在淳樸,農家終日門戶洞開;那門像是徒具形式,不具有防盜功能。鄉鄰間無需防範。匱乏經濟,也確無長物可供盜竊。
這已成久遠的記憶。我們已漸漸忘記了曾經有過的安全,那像是如陽光、空氣一樣無需特別留意的東西。行走在城市,尤其夜間的城市,安全感的喪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一大變化。有關於發生在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的襲擊的傳聞。居民區樓窗的防護網已達於高層。我們習慣了呆在防盜門、鐵柵窗後,習慣了堅固材料庇護下密閉的生存。小區張貼著片警的“溫馨提示”:“請不要將貴重物品放在家中。”不放在家中又放在何處?到銀行租保險箱,自非普通居民所能想象。但公共空間(至少在日間)仍然應當是足夠安全的。這有助於舒緩因上述不安全感而帶來的緊張。
街道是居民最日常的行為展開的場所。人行道的美化不止為了供途經者觀賞,更為了吸引周邊地區的人們停留、交談。如果真的關心細節,有足夠的耐心“經營城市”,每一條街道都值得精雕細琢,每一座城市建築(包括居民樓)間的隙地,都有可能是微型園林,如日本人已經做到的那樣。進行這種“改造”,一個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有可能較之官員有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