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的一篇收在了《窗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一集中,一個小友讀了,說是有點恐怖,何以將“老年”這題目作成了這樣子!或許我那時還不夠老。但“老年”本是生命中的一段,與其他任何一段一樣理應受到關注。而我自己,則是到了身邊的親人漸漸老去,故去,才體驗了發生在這生命途程中的溫暖與嚴酷,且由己及人,想到了與“老年”有關的種種。
近讀《顧頡剛日記》,其中有“老的定義”,包括如下幾條:“一、身體各部分功能衰退。二、無抵抗氣候變化的力量。三、不可能緊張地參加社會活動。”接下來說,“此必到了老年才會深切地感到,年輕人及中年人均無法領會”。以上文字寫於1964年,那年顧氏71歲,所寫均為他的經驗之談,“過來人”的切身體驗。由顧氏晚年的日記看,他對於自己身體狀況的關注,較吳宓更甚,尤以睡眠、排便為大端,幾乎逐日記錄。看起來失眠與腸胃疾患像是他的一大負擔。吳宓的晚年日記,則幾乎逐日地記自己的吃喝拉撒,種種病痛、不適。我猜想吳、顧日記中的如上內容,一定令年輕人難以卒讀的吧。
顧氏多病,日記中反複訴說“老年之苦”。去世前一年的10月29日,在日記中說:“近日天氣,忽陰忽陽,殆所謂‘滿城風雨近重陽’者。此在年輕時讀之,固覺其美,而今日則為膽戰心驚矣。老人處境,真不能自己掌握矣。”實則顧氏的老年並不枯槁。顧為蘇州人,或許得自早年的陶冶,日記中的顧頡剛,愛花成癖。1964年5月5日:“懷念江南之春,不勝神往。”“藤蘿花近日大開,朗潤園中不愁寂寞矣。”5月10日:“近日園中盛開者為刺梅之黃花,藤蘿之紫花,濛濛撲麵者為柳絮。”5月18日:“近日校園中僅有刺梅及洋槐花未殘耳。綠肥紅瘦,又是一番景象。”5月19日:“始聞布穀鳥聲,委婉可聽。此鳥所鳴,蘇州有‘家家布穀’、‘家中叫化’兩說,徐州有‘燒香擺供’一說,此城中所不聞。洋槐花落,鏡春園中殆如以氍毹鋪地,使人足底芬芳。”1965年4月19日記往北海“飽看春色”,說自己“最愛者碧桃,為其麗而端。其次丁香,為其芳而淡。又次則海棠,為其豔而不俗。若榆葉梅,則過於豔冶,品不高,花已萎而不落,又使人生憔悴之感也”。同年5月7日觀賞景山之牡丹,說:“舉凡姚黃、魏紫、宋白、王紅諸名種皆備,置身其間,濃香馥鬱,洵可愛也。”你應當想到,那已經是“文革”前夜。到風暴將至的1966年的4月3日,顧氏在香山路上,還欣欣然地看“白者李,赤者桃,淡紅者杏,吐露在鬆柏間”。同月12日,因“花事正濃”,“徘徊不忍去”,陶醉在香山的花海中。當著飽受衝擊之後,1971年環境稍寬鬆,就期待著公園開放,使自己得以“徘徊於林石間”(8月23日。以上引文均見《顧頡剛日記》第十、第十一卷)。顧頡剛不如吳宓的健飯,食欲旺盛,對尋常美食津津樂道;也不像吳的隨遇而安,對“待遇”多有不滿,卻酷愛花木,對自然環境的變化有纖敏的感受,於此更有文人習性。他們也就各有自己的排解方式,多少避免了被不健康的情緒所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