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曾寫了一組題作“讀人”的文字,後來收在了《獨語》一集中。2000年又寫了一篇《〈讀人〉續記》,以讀人的容貌為主題。此後讀書,遇有讀人的精彩之論,仍然隨手摘記。人文學者,“讀人”本是正業。隨時關注他人、古人的讀人,自能培養對於人的敏感,也是專業研究的額外收獲的吧。
近一時因了寫關於古代女性的文字,翻閱初版於1937年的陳東原的《中國婦女生活史》,該書中有標題為“男子眼中的女性美”的,大段摘引李漁的論述,由肌膚,到眉眼,到兩手十指,到腳,到“態”(“媚態”),到修容(即妝飾),對“女性美”揣摩無所不至。其中有與今人的標準暗合者,如均以肌膚白為美;卻也有與今人的觀感大異者,如目不取大,以為“目細而長者,秉性必柔;目麄而大者,居心必悍”,會令今人訝然的吧。當今的審美以眼大為美,且不厭其大,不惜用了人工使大,也絕不會由目之粗細推斷那女子的性情。
那本書所引李笠翁的見解,有在我看來極精到者。如說“衣衫之附於人身,亦猶人身之附於其地。人與地習久時相安,以極奢極美之服,而驟加儉樸之軀,則衣衫亦類生人,常有不服水土之患”。再如說“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就很值得當今時尚界參考。對李氏議論大段引用,可知陳東原的服膺,盡管也小有批評。不妨承認,現代人對於女性的觀察,未必能如古人這樣的細致入微。忽而想到冒襄的說陳沅,即那個據說攪動了明清之際棋局的陳圓圓,說的是“婦人以姿致為主,色次之”(參看陳維崧《婦人集》),足見其時文人名士的精賞。“姿致”雲雲,難以訴諸進一步的形容,與今人所謂的“氣質”有別,是包括了李漁所說的“態”(卻又不是李氏所欣賞的“媚態”),以及身姿、氣質等等的綜合印象,要有冒襄那樣久經訓練的眼光趣味,才足以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