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終於到了婺源。十年前曾走過贛南,始終以未到婺源為憾。此次婺源之行,目的地之一為李坑村,正是我所期待的——早就想看看徽州民居。
雖春寒料峭,李坑村外的油菜花卻已殘了,零零落落。據導遊說油菜花盛放時,不但遊人填街塞巷,且排滿了田埂。我們到的這天,村中也遊人如織。與記憶中十年前去過的撫州的流坑不同,這裏的旅遊業當用“火爆”形容。出售旅遊產品的攤檔,由村外直排進村裏。村中的主路兩側,店鋪密布。盡管已劃入江西,婺源屬古徽州,此行算是圓了看徽州民居的夢。但因我盡量避開遊人,也就失卻了看精品建築的機會。與村民交談,得知為開發旅遊,村裏貢獻了170多畝田地;每人每月付給100元錢作為補償。旅遊收入,政府與旅遊公司拿大頭,村民所得往往不到百分之十。由旅遊開發中受益的,如村口的店鋪,一年可有幾十萬元的進賬,其他店鋪則大大低於此。不臨街的村民,由店鋪代售農副產品,獲益有限,仍然主要靠務農、外出務工維持生計。
一條商業街,店鋪密匝匝排開,像是已成這類“景點”共同的設計。遊人很少有機會、往往也並無願望走進村鎮深處——那裏有仍在進行中的“日常生活”,與商業街上的一派喧鬧像是無關。白日的喧闐過後,夜晚的村鎮或重歸闃寂,找回了自己的本來麵目,如果那些提供食宿的農家,沒有收住過多的客人的話。
事後回想,對雲南和順古鎮的好印象,多少也因了我們抵達該處的時間。當時天剛破曉,我們應當是第一批遊客,該鎮尚保持著一份寧靜。而我們最先見到的鑲在古鎮邊緣的旅遊設施,也因了這寧靜而令人可以從容觀賞——那一組建築確像是經了精心的設計,以至我們竟忽略了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古鎮本身,以為該地的精華盡萃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