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世事蒼茫

貴州一日

字體:16+-

已是抵達貴州的第四天,學術討論會及會後的活動已結束。依來黔前的約定,上午是麵向本科生、研究生的講座。演講10時許開始。盡管近於座無虛席,卻覺得報告廳空曠、清幽,四壁間似有回聲。我隨時能感覺到坐在右側的偉華的專注的目光。她由北大讀博返回貴州後,已是一個幹練的學術活動的組織者,不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女孩。演講後走在校園中,偉華挽著我的臂,流了眼淚,說慚愧自己荒廢了學術。我其實很了解在地方院校做一點事的艱難,也不認為隻有學術是惟一值得致力的事業。

下午,按計劃訪問貴陽、安順間的一個村子——是來黔前由我提出,偉華安排的。曾在北方的鄉村插隊,盡管看到過南方的村莊,走進農舍,這似乎是第一次。村子離公路不遠。據當地的幹部說,貴州的貧困鄉村多在山裏,有些處至今道路不通。這村莊在平壩上,農舍密集而高低錯落,沒有北方式的農家小院。盡管天氣晴好,村路仍泥濘,爛泥中有牲口的糞便。也如此行所見貴州其他處的鄉村,就地取材,農舍的外牆用石片疊成,屋頂也用石片苫蓋,由我似的北方人看來,覺得不如北方的土木結構的居所嚴絲合縫,不知到了冬季是否真的能蔽風雨。也如在“屯堡”所見民居,宜於觀賞,尤其俯視,卻像是並不舒適。但我也知道,每一地的民居,都在悠長的歲月中形成,適應著當地的環境、氣候,形製、格局,必有其合理性,非觀光客所能知。

去了村子中較貧困的幾戶人家。樓底進門的一間,北方作為“堂屋”者,無不狹小局促,堆放著糧食、雜物,砌著鍋灶。有的人家,閣樓由樹枝棚起,像是不能承重,卻是一家老小的臥室。先去的一家的主人,是村子裏的代課教師。家中絕無長物,沒有看到一本書,閣樓的床板上,堆著一團爛棉絮。代課教師看來體質較弱,說到收入的微薄,神情憂鬱。他已代課多年,還沒有轉為正式教師。盡管陪同的村官表示已盡力關照,但這樣的家境,怕是難以讓這位鄉村知識分子保持尊嚴的吧。另外的一家則已婚的兄弟同住一處,也同樣逼窄狹小,當門的一間,牆角的鍋灶據說是老人自己做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