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詩與意識形態:從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古代詩學觀念的生成

四、文化詩學的其他方法論問題

字體:16+-

除了上麵所論及的方麵之外,文化詩學還有一些方法論方麵的問題需要注意。

(一)對知識與意義的雙重關注——研究立場問題

我們為什麽要研究古代詩學(究竟是要獲得知識還是獲得意義)?這個看上去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實際上並未得到很好的解決。許多研究者看不出古代詩學研究對現代生活究竟存在著什麽意義,於是就認同一種實證主義態度:研究就是求真。揭示古代詩學話語中可以驗證的內容就構成這種研究唯一的合法性依據。這種研究強調以事實為根據,以考據、檢索、梳理為主要方式,以清楚揭示某種術語或提法的發生演變軌跡為目的,這當然是真正意義上的研究,可以解決許多問題,也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學者畢生從事的事業。但是這種研究也有明顯的局限性:大大限製了闡釋的空間。古代文論話語無疑是一套知識話語係統,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觀性。但同時它又是一個意義和價值係統,具有不斷被再闡釋的無限豐富的可能性。對知識係統的研究可以采取實證性方法以揭示其客觀性;對意義係統則隻能采取現代闡釋學的方法,以達成某種“視界融合”,構成“效果曆史”。“效果曆史”的特點在於它不是純粹的客觀性,而是“對話”的產物:既顯示著對象原本具有的意義,又顯示著對象對闡釋者可能具有的當下意義。正是這兩方麵意義所構成的張力關係使“效果曆史”盡管不具備純粹的客觀性,卻也不會流於相對主義。例如,我們研究“意境”這個古代文論的核心範疇,實證性的研究隻能夠揭示其產生和演變的線索,列出一係列的人名、書名和語例,對其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以及文化心理和意識形態因素,就無能為力了。意境作為一個標示著中國傳統審美趣味的重要範疇,是與古人對自然宇宙以及人生理想的理解直接關聯的,可以說它就是一種人生旨趣的表征。作為現代的闡釋者,對於意境的這層文化蘊涵,我們隻能從被我們所選擇的人生哲學的基礎上才能給出有意義的闡釋。這種闡釋實質上乃是一種選擇,即對古人開出的,對於我們依然具有意義的精神空間予以認同和闡揚。這才是真正的“轉型”,才是對人類文化遺產的繼承。對於這樣的任務純粹實證主義的研究方式顯然是無力承擔的。不僅要梳理知識生成演變的客觀邏輯,而且要尋求意義係統的當下合法性——這應該是中國古代詩學研究的基本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