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問題:漢儒對於先秦儒學的一切改造都是基於當時曆史語境(政治上的專製與權力的高度集中)與文化語境(儒家典籍獲得空前推崇)的深刻衝突而發生的。這實際上使君主與儒生都處於一種目的與手段的衝突之中。對君主而言,推崇儒學的根本目的本來是希望獲得士人階層的支持與合作,使之成為專製統治的工具從而鞏固專製統治,立五經博士、置弟子員等弘揚儒學的舉措不過是手段而已。但是儒學的精髓卻恰恰是用自己的價值規範改造君主、為之立法[15],對君權進行限製,是要建立君主與士人之間近乎平等的親密關係[16],是要君主將權力交給士人階層。[17]這樣,漢代君主要想得到士人階層的支持與合作,就必須做出相當大的讓步:接受儒學的規範。事實上,包括漢武帝在內的漢代君主,都處於行使“乾綱獨斷”式的絕對專製與接受儒學信條,向“堯舜”看齊的兩難選擇之中。對於士人階層而言,弘揚儒學本來是希望為社會確立一套合理的價值秩序,從而建立理想的社會形態。然而統治者接受儒學的前提條件卻是士人階層進入君權係統,成為其統治的工具。因此儒家士人就被迫做出相應的讓步:認可君權的至高無上並心甘情願地做“循吏”,部分地放棄自己的烏托邦精神,為確立專製統治的合法性而努力。
儒學成為漢代居於主導地位的國家意識形態的過程,就是在這種君權與士人階層的艱苦磨合中完成的。一部《詩經》之被作為諫書來使用和闡釋,也是在這一過程中才得以形成的。所以,漢代詩學實在具有某種象征的意義——象征著士人階層在大一統的君主專製政體下的艱難處境,也象征著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之後的儒學所具有的種種策略性的特征。從先秦儒家的直接以道德觀念說詩,到漢儒的比附史實說詩,正如從先秦儒家直接以帝王師的姿態教導君主,到漢儒的借助於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來警告君主一樣,都是儒家調整政治策略的直接產物。孔、孟生於漢代也會成為董仲舒或司馬遷,反之亦然。特定的文化曆史語境規定著言說的方式。漢代政體是先秦諸侯君主政體,特別是秦朝政體在儒學的羈絆滲透之下的變形,同樣,漢代儒學也是先秦儒學在專製君權的壓迫之下的異體。此後,這種變形和異體就漸漸成為古代政治結構與意識形態的基本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