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詩與意識形態:從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古代詩學觀念的生成

下篇 漢儒的意識形態建構與漢代詩學的若幹問題

字體:16+-

第九章 士人與君權的共謀:儒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之軌跡

漢代是經學的時代。漢代詩學因此也就是經學語境中的詩學。儒學變為經學,這意味著先秦儒家從民間話語上升為官方話語,也可以說由在野知識階層烏托邦轉變為建立在君權與士人階層合作、“共謀”基礎上的主流意識形態。但是這一切都是如何發生的呢?是不是像通常的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所講的那樣,董仲舒一建言,漢武帝一下詔,於是就“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了呢?在這裏我們先考察一下儒家士人與統治集團達成“共謀”的具體過程,然後再考察漢代詩學的基本精神,以期尋覓出思想史、詩學史所經曆過的一段曆史的軌跡。

一、儒者的努力

盡管儒家士人似乎給人以誇誇其談的印象,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是空談家,而且對不切實際的言說很厭惡。孔子就說過“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亂德”“辭,達而已矣”(俱見《論語》)。孟子也說過:“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辭,以承三聖者;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孔、孟到處遊說,宣講自己的政治主張,這是政治行為而不是空談;他們大講忠信、慎獨、窒欲、存心養性、求放心、盡心、養氣,這都是行動、是踐履,而不是空談。而一部《荀子》,實際上隻講兩件事:政治家(包括君與臣)如何治國,個人如何修身,都是實實在在的行為準則而不是空談。他的兩大弟子一個成為大政治家,一個成為大政治理論家,絕不是偶然的。在春秋戰國之際,儒家士人大都投身於各種具體的政治活動之中,都力求使儒家思想成為社會政治的指導思想。他們時刻準備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儒學根本上乃是一種實踐的學問。儒者正是所謂“待時而動”者。史籍載:“陳涉之王也,魯諸儒持孔氏禮器往歸之,於是孔甲為涉博士,卒與俱死。”(《漢書·儒林傳》)孔甲即孔鮒,孔子的十世孫。盡管陳涉起於卒伍,儒者們還是響應景從,並與之同生死,可見他們實現政治抱負的決心是如何迫切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