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仲子》乃是年輕女子拒絕情人糾纏之詩,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之句,這裏被用來勸誡晉侯,亦為純粹的“斷章取義”。這個例子說明,“賦詩”在春秋之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在比較重要的場合方才采用的言說方式。
那麽究竟如何賦詩呢?班固在《漢書·藝文誌》中說:“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這是說賦詩是指朗誦詩之辭,並無樂曲,也不歌唱。我們看史書中記載的賦詩情形,這種“不歌而誦”的說法似乎是不錯的。那麽是誰來“誦”呢?當然應該是賦詩者本人。孔子的“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及“使於四方,不能專對”(《論語·子路》)之謂似乎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對此後人有不同看法。顧頡剛先生說:
春秋時的“賦詩”等於現在的“點戲”。那時的貴族家裏都有一班樂工……貴族宴客的時候,他們在旁邊侍侯著,貴族點賦什麽詩。他們就唱起什麽詩來。[38]
這裏有兩點不同於古人的理解:一是認為賦詩的主體實際上隻是點出詩名,真正的“賦”者乃是旁邊侍候的樂工們。二是說“賦詩”並不是“不歌而誦”,而是要“歌”的。關於第一點似乎很難在史籍中找到證據,不知顧頡剛先生何所據而雲然。盡管《左傳》有主人令樂工歌詩和誦詩的例子[39],但這並不能證明凡是賦詩都是請樂工來唱。關於第二點,大約顧先生的觀點是比較合理的,這是有證據的。《國語·魯語下》: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饗其宗老,而為賦《綠衣》之三章。老請守龜卜室之族。師亥聞之曰:“善哉!男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謀,不過宗人。謀而不犯,微而昭矣。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也。今詩以合室,歌以詠之,度於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