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悌倫譯 劉小楓校
[1] 選自《舍勒全集》卷三。——編注
各種征象表明,生活秩序在衰亡,而我們還在這種生活秩序的力量和方向之下生活。在這許多征象之中,我看到,最令人確信無疑的恐怕莫過於深深的陌化[1]這一征象了;在今天,就生活秩序而言,陌化以其特別的秩序完全占有了最佳的頭腦和最強的心靈。這一陌化的曆史還十分年輕。我在此所關注的這種陌化姿態,正如可預料的那樣,首先是在學者和詩人——世人稱之為“夢想家”——的身上,比如在戈賓諾、[2]尼采、布克哈特、[3]蓋奧爾格[4]的身上發現的。對人而言最為本質性的一切東西,在上述幾位身上千差萬別,但他們對這一切本質性東西的感受和思想是相同的:構成我們當今整個生活秩序之特色的全部力量,隻能基於對一切精神之本質力量的極度反常之上,隻能基於對一切富有意義的價值秩序的癲狂般的顛覆之上,而不能基於屬於“人的”正常“天性”的精神力量之上,據稱它們隻是在我們所熟知的曆史的不良變化範圍中尚起作用而已。今天還在有意無意地“一同前行”,沒有從精神的和曆史的高度去高瞻遠矚並使自己的陌化感上升為觀察立場的人,倘若在麵對上述幾位人物時就能夠覺察到:局外人(Auβenseiter)是時時處處都有的,這些局外人要麽反對他們時代的文化(如費希特反對“犯下罪過”的時代,即啟蒙時代),要麽對文化持無所謂的態度而我行我素——倘若人們覺察到這種情況,那麽,就應該聯想到另一種情況:反“時代之愚人船”[5]——俾斯麥頗喜歡這一妙詞——的陌化便愈益強烈地影響著最為本分的時代之子,它不再僅僅影響“詩人和思想家”,而且也影響拉特瑙[6]這位大商人,也影響桑巴特這位通曉並信賴我們經濟生活的富有生氣的力量的國民經濟學家。慣於用“夢想家”、“遺世獨立的浪漫派”之類俗語來輕蔑新態度的人,正是我們的那些最為遺世獨立的書案學者們,這是極為奇怪的。但這些俗話在此實際上毫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