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被給予的東西隻能是那些不再是通過某種象征而被給予的東西,也就是說,它不是那種被意指為對一個在先以某種方式被定義的符號的單純“充實”。在這個意義上,現象學哲學是一種對世界的持續去象征化。
自然世界觀,但也包括,甚至更包括科學——盡管科學拒絕承認自然世界觀的特殊內涵是其創立的“根據”,甚至聲明將其從科學的前提中刪除出去並且借助於其事物和力量來解釋它的形成,但它同時又堅持自然觀點的基本形式——,這兩者從自身出發都永遠無法導向自身被給予性。
在對自然的自然世界直觀中,例如顏色和聲音就從未作為其本身出現,可見的質性在直觀中僅隻表現為:對於區分和估價事物統一或過程統一,對於這些統一的“特性”,它們也具有再現功能。這些統一在這裏是某種可用性的統一或實踐的含義統一,例如,鍾—起身。但這是與所有內涵,譬如與何物性“現實”,與“事物性”等相背離的。事物性作為本質並不顯現在自然感知的事物中,反而會在被標識為此物和彼物的過程中被吞噬。與此完全相同,一個心靈波動在這裏也隻是如此地被給予,並且隻是作為這樣一種統一而從生命流中突現出來,由此而作為某種可能行為發生變化或與其他行為統一區分開來。所以,自然世界觀充滿了象征並且因此而充滿了隨之而來的被象征化之物的超越。
科學要擺脫在變動不居的物質方麵的功利考慮,這種考慮主宰著自然直觀內涵的整個劃分,也主宰著自然語言及其含義統一,科學也要擺脫自然直觀內涵的概念和事物統一的興趣角度。而在自然科學這裏則相反,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增強了對在其中還是被給予之物的象征化,例如顏色和聲音對它來說完完全全就變成了符號,無論它是對在物理學中某個被當作光線之基礎的基質的運動以及此基質在某些實體上的中斷而言的符號,或是對在生理學中於視神經內發生的化學過程而言的符號,或是對在心理學中的所謂“感覺”而言的符號。而顏色本身並不包含在這些科學中,在自然世界觀中,這個在綠樹上的紅隻是在如此必要的程度上被給予,從而使人們所意指的櫻桃得以暴露出來;與此相同,顏色在上述三門探討它的科學中也隻是在如此的程度上被關注,以便它能夠單義地作為各種不同的運動、神經過程、感覺的符號而存在。但顏色本身——它的純粹內涵——在科學麵前則已成為一個單純的X。人們總是說:這個紅的顏色是一個與這個運動、這個神經過程、這個感覺相符合的X。但X不是自身被給予的。所以,紅似乎收到了一張又一張的支票。隻要我們還停留在科學之中,那麽,盡管這些支票會無數次地被用來與其他向紅開出的支票相兌換——但它們卻永遠不會被徹底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