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狄爾泰、柏格森
羅悌倫譯
[1] 原題Versuche einer Philosophie des Lebens.(1913年初次發表)。——譯注
近十來年,我們發現,圍繞一批重要的哲學人物又在形成一些聲勢浩大的思潮和學派,這批人物提出了一項訴求,並發出了一種預言,“生命哲學”將會也應該到來。我用“嚐試”自然不是指那種在任何時代都有的來去匆匆的通俗哲學的文學,這種文學也想把哲學“運用”到“生命”或“實踐生活”上去,它們一半是聰明論,一半為開化“心和意”,時而從對諸如“我怎樣變得精力充沛”、“我怎樣發富”、“我怎樣受女人喜愛”、“我怎樣保持健康”之類問題答疑的顧問身份,時而製造宗教代用品,以圖巴結不蒙昧的精神。
這些事情總是有的,不是新鮮事。它們把哲學與生活中的“運動”割裂開來,然後才要從這種“運用”中去獲得哲學,這表明,即使人們由此在生命上首先想到的並非“生意”和諸如此類的東西,也仍然與一種生命的哲學了不相幹。我也不是指的那種一向存在的嚐試:從理論上去探究出現在許多其他哲學問題中的有機生命的問題,那種“生命哲學”的嚐試部分地可能與現代生物學在遠景上為我們展示的東西相關。
“生命”一詞用得極為寬泛,正因為如此,這個詞有一種不確定性,恰是這種不確定性賦予這個詞以支配著新一代思想者的力量,同時又賦予這個詞一個時代要求的特征:要求最高的歐洲知識階層中新一代的思維方式與渴望的統一;因而,這一最普泛的詞所意指的是與流俗哲學不同的東西:一種“生命哲學”;在這一稱謂中,“生命”即指“生命的”,是屬格的主詞,這就是說,生命哲學源於充溢的生命,說得更鮮明些,源於生命的豐富體驗。據說,並非那已然以某種方式擺在我們麵前的東西,並非某種存在類型、數字或星辰或有機生命過程,並非已活過的、我們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發現”的所謂“心理體驗”等,應該成為這種新哲學的內容;同樣,這種哲學也不是以一種現存的“文化”和“科學”為內容,以便探尋其前提和在精神之根中的“條件”;因為這一切從根本上看都是死的,盡管它們在另一完全不同的意義上也可以被看作“活的”,並與(比如說)無機死物有別。它們充其量不過是曾經活過的生命而已,已然完成並固定下來,因而可供人觀察和從概念上把握。但生命與這些東西迥然不同,生命在體驗本身之中直接展示為一種深刻的創造性行動,每當我們瞥視已活過的生命那死的“體驗”,這種行動就已捕捉到另一新的內容。在這種體驗中,並且隻有在這種體驗中生命才閃現,隨之顫動的反思才敞開大門。[1]這種新的哲學嚐試認為,它所擁有的內容是在體驗中直接呈現給我們的意蘊,是在對世界的直觀和思維中,有意願、創造和對牴牾的受苦中(世界隻在牴牾中向意願者、創造者和受苦者呈顯自己)給予的一切,是在涉及世界、人、上帝、女人、藝術等的愛與恨的運動中通過意蘊、價值、感覺單位回映給我們一切,是在祈禱、預感和信仰中通過新的宗教世界和價值上展示給我們的一切(這一切並不在此,即如果我們隻關注活著的生命,這一切就不會在此),是在與大全和上帝的最為直接、最為緊密的體驗交往中向我們露麵的一切(一旦這一切成了過去的生命,便已然消失、死亡,即被消滅、被揚棄);概言之這一新哲學的“意蘊”是可能世界的全部東西,它們顯得遙遠,但卻隻如此被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