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舍勒文集:同情感與他者

三、對他者的感知

字體:16+-

這個論題的種種困難之所以大都由自己造成的,乃因為人們設想,每一個人“最先”隻“給予”本己的我及其經曆,其中又隻有一部分經曆、意象是涉及其他個體的。隨之產生的問題是:1)這一部分怎樣才能與在每個人身上關涉著他自己經曆的另一部分區別開來?2)這關涉著另一些個體的部分怎樣獲得從事實上認識另一些個體之存在的法律權限?有一種理論認為,正是“類比推論”使我們在感知到我們自己的表達動作的情況下,從我們作為自己的個體性自我活動(Icht?tigkeit)之後果而經曆到的同一類表達動作,去推斷另一個人身上的同類自我活動;為裏普斯特別推崇的另一種理論認為,上述設想是一種以自我進入另一身體現象之“移情過程”為基礎的對另一些心靈存在的“信仰”,——這兩種理論迄今一直是解決上述困難的手段。可是,它們都未能達到其目的。[1]

對於作為起源說的類比推論說,裏爾和裏普斯都曾給予致命的批判。那種信仰——正如休謨所曾提到的——無疑也存在於肯定不會進行“類比推論”的動物身上。柯勒(W.K?hler)在《黑猩猩和家雞的簡單結構功能證明》一書中說:“要讓站立的所有黑猩猩都同時去看同一個地方並不難,人們隻須突然故作極度驚恐狀,同時像中邪似地盯著所要引起注目的一點。這時,整群黑猩猩立即擠成一團——像遭到雷擊一樣——並緊緊盯著同一個地方,哪怕那裏什麽東西也不可能看到”。按照尋常的意見,這包含著一種對“我的意識”的類比推斷。人們很難相信,一個二十五天的嬰兒會有類比推斷能力。然而,申恩(M.W.Shinn)女士卻聲稱,她的侄女在這麽大時,還在她對簡單的色彩刺激有所反應之前,就對人的麵容表露出興趣了。[2]類似的情況是,最早引起注意和興趣者並非簡單的聲音刺激,而是人的聲調。根據施泰恩(W.Stern)的兒童心理學研究,人們在一個孩子出生後的第二個月便可觀察到,他對母親的聲音和麵容不再無動於衷,而是會為此發出“輕柔的微笑”。在半歲左右的時候,他會對父母麵部的不同表情單元(Ausdruckseinheiten)作出不同的反應。對此,科夫卡(Koffka)正確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