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舍勒文集:同情感與他者

二、同感現象中的差異02

字體:16+-

弱者對於強者的肯定性自我屈從意願帶有自動(不自覺)產生的目的,即爭取分享強者的過量權力。我們認為,這種意願作為原始欲求本能先於為對抗(可怕的)強者而懷有的自我保存、自我防護目的。它隻是為自我保存和自我防護意誌所利用,也可以說,它服務於這種意誌。足以證明這一點的是,上述屈從欲求完全違背其初衷,甚至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這與所謂保存自我的欲求所達到的結果並無二致。叔本華曾描繪過一個英國軍官在印度原始森林中的觀察:一隻白色的小鬆鼠為盤繞在樹上的蛇的那雙急欲捕食的貪婪目光驚呆了,以致它不是逃離,而是逐漸迎著蛇爬去,最後竟自動跳進蛇的口中。在這裏究竟是一種(在蛇那方麵當然是不自覺的)警覺的感應作用,還是與小鬆鼠本應處在警覺狀態的更高一層的中樞因受到催眠而沉睡失靈相聯係的感應作用,這倒是無關緊要的。在這裏,小鬆鼠的自我保存欲求因它衝動般地參與完成以“消失於蛇口”為目的的蛇的食欲而被克服。小鬆鼠處在與蛇的一體感之中,因此自發地實現在身體上的“一體”,於是便消失於蛇的咽喉中了。

形形色色的性受虐狂正如與其相反的性施虐狂(在一個個體中,根據權力情況的不同,前者與後者經常有規律地交換角色)一樣,隻是性權力意誌的雙重形式;因為即便在一個性受虐狂者身上也並非純然的被動性,而是懷著一體感參與對手的越常活動,這種參與就是一變而成為享受對象的同感性權力分享。成人的性受虐狂和性施虐狂在兒童身上也很普遍(以變化了的形式出現,如對動物,甚至對物體施暴,而且懷著一種對它們的身不由己的一體感、固執思想和無限傾心施暴),這兩者隻不過是原始發展階段的印記(幼稚行為)。它們很容易成為他發性和自發性一體感的(另一個人進入我和我進入另一個人之中的一體感的)出發點。對於這兩種現象,希爾德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