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與社會

二、從西學為用到中學不能為體

字體:16+-

中國人既已承認自己文化低劣,則為了自救,除了學習西方之外別無選擇。這一取向中最為中國士人所能接受的口號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馮桂芬大約可以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始作俑者。馮主張為了攘夷,不妨先降格師事西人。為此,馮將西方文化區分為禮和器兩種不同類型。器可用而禮不必學。其要在“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故馮實開了後來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先河。[1]

不過,馮氏一書所作雖早,流傳卻晚。早年僅以抄本傳,至19世紀80年代始有刻本。到19世紀90年代,“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基本已成時人共識。1891年,康有為即主張“必有宋學義理之體,而講西學政義之用,然後收其用也”。[2]次年,鄭觀應也明言“中學其本也,西學其末也”。到1896年,梁啟超指出:“舍西學而言中學者,其中學必為無用;舍中學而言西學者,其西學必為無本,無用無本,皆不足以治天下。”兩年之後,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整合諸家之說,係統表述了“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的觀念。[3]

過去講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時,通常傾向於將其說成是為了維護綱常名教。其實若細察時人之意,恐怕其目的和重心都在“西學為用”之上。而且,不僅梁啟超、張之洞等人如此,清季趨新人士注意到,就是那些以西學比附中學之人,許多也是為了“投合吾國好古之心,而翼其說之行”。[4]主張變法之人,原不過要學習西方,並無廢棄中學之意。唯守舊之人對此不甚了解,張之洞將體用之關係講明,正可釋反對派之心結。實際上,如果沒有學習西方的時代需要,“中學為體”恐怕根本就不會成為士人所考慮的問題。也就是說,在中體西用這一體係之中,中體雖置於西用之前;但從其產生的曆史看,中體實在西用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