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在全球範圍內不同程度地複起是20世紀末一個顯著現象,其在世界曆史中的作用也因此受到西方學人的廣泛注意。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自1992年起已在嚐試為研究生開設民族主義的專題課,兩年後美國曆史學會的會刊也曾組織討論如何將民族主義整合到大學本科的曆史課堂之中。參與的論者均同意在大學開設民族主義課為當務之急,因為不了解民族主義則不僅不能了解近現代曆史,也無法了解現在和今後的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都強調過去對民族主義的研究存在一種“非曆史”的傾向(即偏重於從各社會科學學科的理論角度研究民族主義,多關注其結構功能等麵相),故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民族主義,現在則應糾正這一傾向,多從曆史角度去考察和檢討民族主義。[1]
在中國,民族主義的重要性久已成為中外關於中國近現代政治和思想研究者的共識。尤其是在西方的中國研究中,民族主義的興起(the rise of nationalism)是一個不斷重申的主題,而且民族主義浪潮是處在“不斷高漲”的進程之中。我們若細看許多關於中國近代各“事件”的研究便會發現:一開始時民族主義通常被認為是這些事件的動力,而到結尾時民族主義又多因這些事件而進一步“上升”。民族主義一身而兼為曆史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其受到史學家的重視可見一斑。可以說,作為一種詮釋的工具,民族主義在近代中國研究中是被用得最為廣泛的,且不乏濫用之例。[2]
近代中國以變亂頻仍著稱,似乎沒有什麽思想觀念可以一以貫之。各種思想呈現出一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流動局麵,可謂名副其實的“思潮”——潮過即落。但若仔細剖析各類思潮,仍能看出其背後有一條潛流,雖不十分明顯,卻不絕如縷,貫穿其間。這一從上到下的共同思緒和關懷,包括夷夏思想、種族觀念、排外、社會達爾文主義等,然其核心即在中外矛盾和衝突的背景下通過群體認同和忠誠對象的再確認來體現人我之別。這條潛流便是民族主義(頗近於一般所說的愛國主義,但又有所不同,因為有時側重的是“民”或“族”,而不是“國”)。若將晚清以來各種新舊思潮條分縷析,都可發現其所包含的民族主義關懷,故皆可視為民族主義的不同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