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近代中國稱作“過渡時代”,曾是梁啟超十分愛說的話。中國的近代確是一個“過渡時代”,其過渡狀態恐怕到現在仍在延續之中。而且那是全方位的“過渡”,從政治到社會,生活到心態,思想到學術,無不見證著並反映出某種半新半舊、亦新亦舊的狀態,多元多歧,而又互滲互動。用梁啟超的話說,“過渡相”的特點,就是“互起互伏,波波相續”。後現代學人所樂道的“混成”(hybridization),在近代中國表現得特別充分。[1]
當梁啟超討論“過渡時代”的時候,他和許多時人一樣,不過是預感到大變之將至。他所謂“過渡時代”,是相對於中國數千年來的所謂“停頓時代”,同時又是一個目的性明確的表述,意味著以歐洲各國近二百年為模板的主動變革。梁啟超當時預測了很多應發生而尚未發生的“過渡”,包括政治上的“新政體”、學問上的“新學界”和社會理想風俗上的“新道德”,已是全盤的轉化。那時梁氏並不想要鼓動更換政權的“革命”,但以今日的後見之明看,後來的發展卻被他不幸而言中。近代的“過渡”,其實就是以共和取代帝製為象征的全方位巨變。[2]
我之所以把共和取代帝製視為“象征”,是強調這一全方位的巨變是個發展的進程。發生在辛亥年的那次“革命”及其帶來的政權鼎革,不過是一個象征性的轉折點;其相關的轉變此前已發生,此後仍在延續。直到今天,中國人似乎仍然生活在一個充滿顛覆和根本性變革的時代——商品經濟的正麵和負麵力量還正在顯示之中,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全稱得上是“三千年未有的大變局”。正如梁啟超當年特別強調的,這是一個希望與危險並存的時段。
當年嚴複就把廢科舉視為“吾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認為其重要性與秦漢的書同文、車同軌以及廢封建等影響深遠的轉變相等。[3]在具體層麵,廢科舉和辛亥政權鼎革當然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事件”,置於其發生的當年分別考察。若從較長時段看,兩者皆可看作共和取代帝製這一巨變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前者在無意之中成為後者的鋪墊。與廢科舉密切關聯的,就是一些趨新士人推動的“去經典化”努力。社會上四民之首的士不複能產生,思想上規範人倫的經典開始失範,演化成一個失去重心的時代,[4]既存政治秩序的顛覆,也的確可以計日而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