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與社會

二、城鄉疏離與鄉居菁英的流向城市

字體:16+-

廢科舉一個影響深遠的社會後果即中國的城鄉漸呈分離之勢。傳統中國士人以耕讀為標榜,多數人是在鄉間讀書,繼而到城市為官。舊製做官的讀書人,或候缺或丁憂或告老,多半要還鄉。新製則“學生”與城市的關聯越來越密切,而與鄉村日益疏遠;大學(早期包括中學)畢業基本在城市求職定居,甚至死後也安葬在城市,不像以前一樣要落葉歸根。前者不止是人員的流通,它還意味著信息、資金等多渠道的流通,使整個社會處於一種循環的流動之中。後者實際意味著以前整個社會的循環流動在很大程度上逐漸衰竭,並走向中止(這當然有個過程,且各地情形不一)。

廢科舉後不久,即有人擔心,“吾國官無大小,所居者城市也。今日大聲疾呼爭權利以興學者,皆城市之民也”。官立和層次較高的公立學堂也多在城鎮,即使“偶有一二富鄉,搜集種種捐款,建設一二學堂,所教者紳族也、富室也;林林萬眾,裹足不入”。若“長此不改,一二年後,城市大鄉,貴族學校林立,官可以報績,紳且據以自豪”,而鄉間恐怕“除百一紳富家外,大多數學齡童子皆將不識一丁”。鄉村“讀書種子既絕,而市民、非市民之階級,由此永分:市民之學堂日益增多,非市民之負擔日益增重;市民有權利而無義務,非市民有義務而無權利”;其潛在的禍患難以量計。[1]這一擔憂與前引舉人李蔚然的觀察是吻合的。

二十多年後,黃炎培總結說,科舉製在曆史上的好處,即在使“貴族教育移到平民教育身上”;科舉既廢,教育本應更加平民化,然興學校的結果,“轉不免帶多少貴族教育的意味”,為“科舉時代所料想不到”。主要即體現在“學校的設置既偏於都市,學費的征取更足使中等以下社會人家無力送他的子女就學”。[2]教育的城鄉差別當然並非隻有負麵的結果,有些人反可能從中獲益。安徽鄉間私塾尚未沾染口岸風氣的傳統蒙學教育,對少年胡適就曾大有幫助,使他得以在上海的新學堂連續跳級。[3]但多數人對新學堂的體驗似不那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