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袁世凱等疆臣其實也知道:“就目前而論,縱使科舉立停,學堂遍設,亦必須十數年後人才始盛。”他們不過以為,“如再遲至十年甫停科舉,學堂有遷延之勢,人才非急切可成,又必須二十餘年後,始得多士之用”。為了使士人不存“僥幸得第之心”,民間放棄“觀望”心態以參與私立學堂的建設,故不能不立停科舉。[1]
新學堂是否培養出“國家”所需的多士,確須從一二十年以上的長程進行考察,甚或可以不必論清廷本身的存廢。而民間是否能如其所願,因廢科舉而積極參與私立學堂的建設,也還可以推敲。當時即有很樂觀的預測,以為“科舉廢矣,學堂其必勃然興”。蓋上可“以用於科舉之費而用於學堂”,下則“以求於科舉之人才而求於學堂”,學堂之經費和學生都會“頓增無數”;更因此後“出身皆在學堂之內”,故辦學堂者和入學堂者皆“不患其不多”。[2]
預測者陳冷(字景韓)後來成為著名報人,那時或尚有些“少不更事”,因為其所想象的“用於科舉之費”實在是個很小的數目。中國傳統政治基本是一個不特別主張“作為”的“小政府”模式,因“作為”方麵的要求不高,故產生與此配合的輕徭薄賦政策,不提倡政府與民爭利;而教育體製也與此行政、稅收取向配套,大致符合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全毋需高投入;不僅民間許多人家可以負擔,政府支出的份額亦甚少。候補內閣中書黃運藩在廢科舉後不久曾說:
科舉辦法,士子自少至壯,一切學費,皆量力自為,亦無一定成格……鄉間書塾,每省輒盈千萬。官所經營,僅書院數十區;脩脯膏獎,率多地方自籌;少而易集,集即可以持久,無勞歲歲經營。[3]
基本上,科舉體製下的讀書係統是以民間為主的,政府參與不多,支出亦少;而民間也正因耗費不多,才有“鄉間書塾,每省輒盈千萬”的可能。同時,這樣一種低成本的投入,卻可能在社會地位方麵獲取較高的回報。廢科舉當年,夏曾佑便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