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成立前,孫中山爭取知識界的重點是留學生,同時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留日歸國學生和一些往返於海內外的革命人士,與國內一些重要省區的知識界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聯係。
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長期流亡海外,有學者認為,他與國內進步知識界或學生領袖沒有多少接觸。誠然,由於孫中山不能歸國開展活動,難以同國內知識界廣泛交往,但雙方的聯係畢竟存在,而且不斷發展,對各自的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
孫中山與國內知識界的聯係集中在江浙、湖北、廣東三個重要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一帶,挾近代中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地區的優勢,成為進步知識人士的薈萃之所和國內學界風潮的發源繁盛之地;湖北省垣武漢號稱“東方芝加哥”,洋務新政力開風氣之先,興學留學均躋於全國前列,進步知識界的組織與活動持續活躍;廣東則為近代維新與革命運動的發祥地,開放既久,人心思變。由於上述三地新知識界的實力較強,與之聯係,既可以反映國內知識界的基本動向,又足以影響全國局勢。
孫中山與江浙知識界的聯係發端甚早。1898年年初,赴日考察報務的汪康年等人就和他有過接觸。在日期間,孫中山結識了不少留學生中的英俊之士以及章炳麟等著名新學士紳,許多人歸國後就在上海開展活動,如章炳麟、張繼、馬君武等人參加中國教育會,創辦愛國學社,為《蘇報》撰述;秦力山、戢元丞等開辦《大陸》雜誌、《少年中國報》、作新譯社;葉瀾等組織東亞談話會等,彼此聯係日見緊密。尤其是孫中山與中國教育會的關係,值得重視。《蘇報》案後,中國教育會會長黃宗仰亡走日本,孫中山特邀其同居一樓,兩人情誼甚篤。黃宗仰以“仰瞻星鬥十年久,菿漢聲聞三度雷”[1]的詩句,表達對孫的久慕之情。此後,孫中山與其保持通信往來,還通過黃與上海革命黨人聯係。鄒容的《革命軍》刊行於滬,“是時禁網方密,除鏡今書局外,無人敢為出售,乃由黃宗仰寄千冊予先生(即孫中山)。嗣先生來函,稱《革命軍》為南洋所崇拜”[2],這對宣傳能力不敵保皇派的興中會幫助極大。孫中山複函請求繼續予以臂助,“務望在滬同誌,亦遙作聲援,如有新書新報,務要設法多寄往美洲及檀香山分售,使人人知所適從,並當竭力大擊保皇毒焰於各地也”[3]。鼓動以中國教育會為中心的國內進步知識界加入反對保皇派的鬥爭。張繼甚至稱:“《蘇報》案未決之先,餘時至巡捕房探問,太炎致書總理,稱‘總統鈞鑒’,交餘設法轉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