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成立前,孫中山怎樣看待讀書人,是判斷他與國內知識界的關係首先應當澄清的問題。不少人根據朱和中的《歐洲同盟會紀實》,認為直到1904年年底,孫中山仍對讀書人抱著輕視的態度。朱和中的回憶說:“總理問我輩主張革命,其進行方法如何。我以更換新軍腦筋,開通士子知識為言。總理不以為然,謂秀才不能造反,軍隊不能革命。”雙方反複爭論三日夜,最後朱和中表示:“革命黨者最高之理論,會黨無知識分子,豈能作為骨幹?先生曆次革命所以不成功者,正以知識分子未讚成耳。”“必大多數知識分子均能讚成我輩,則事半功倍矣。”終於使孫中山改變了態度。但事隔不久,孫中山因盟書被竊,又遷怒於全體留歐學生,說:“我早知讀書人不能革命,不敵會黨。”[1]照此看來,孫中山對讀書人是疑忌重重,不予重視。事實果真如此,在此之前孫中山當然不會主動爭取知識界,也就不可能從積極意義上考慮雙方的關係了。
但是,參照其他資料,朱和中的回憶似不足以全麵反映孫中山對知識界的態度。首先,孫中山自己就是一位讀書人,在檀香山、香港等地受過係統的西式教育,又努力學習中國文史,一生酷愛書籍。在其早期的幾篇著述中,已經把教育和讀書人與國家的興衰存亡直接聯係起來考察。他認為,中國“不識丁者十有七八,婦女識字者百中無一”,因而“雖多置鐵甲,廣購軍裝,亦莫能強也!”主張廣設學校,“使天下無不學之人,無不學之地”。他批評時人徒羨歐美諸國多善政,強調泰西國強民富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國多士人”[2]。這種認識後來體現到興中會的組織原則中去。該會章程規定:本會幹部必須是“品學兼優,才能通達者”[3]。其領導者和骨幹主要是知識人。像楊衢雲等人的輔仁文社,本來就是一個新學人士的組織。特別是史堅如這樣出身正途的少年英俊投身革命,令日本人士群相推重,給孫中山留下深刻印象。他與朱和中等人爭論時,即“列述史堅如、陸皓東諸人之學問以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