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

三、再向京師

字體:16+-

漢口自立軍未起先敗,保皇會的兩廣謀略草草收場,勤王運動雷聲大雨點小。經此一役,康有為以黨人“株連死者無算”,“自後不敢言兵”[1]。麵對草堂弟子和海外保皇會員的一片言革之聲,他頑固地堅持保皇路線,至於如何保救光緒,則除了以“待時聽天”[2]為托詞外,唯一的實際行動就是暗殺。他致函各地保皇會員,反對分省自立和革命撲滿,認為“今日欲得民權、自由,欲保中國自立”,“全在除榮祿、李、崔三大毒,中國即可救矣。吾國人應全力注此,則於此三毒何難去之?乃同人不知辦事之法,遠言撲流\[滿\]而不合力攻榮。今望同誌之人盡力設法,去此三毒。而皇上複辟,則全中國真自立,同人有自由之樂矣。若三大毒未除,皇上複辟尤\[猶\]有待,恐為三毒暗算。我同人可不合大群,務以除之以救我皇上乎?”[3]他告誡弟子:“若皇上複辟,則自然而得之,不待兵乎。若必用革命軍起,則各省各府各縣人人各起,誰肯相下。吾四萬萬人自相荼毒,外國必借名定亂而入取吾地。”“今四境無事,勤王亦不能起。若聖主猶存,天命尚在,豈可言革。但一榮祿在,除之即可複辟。與榮一人戰,抑與全國戰,孰為難易乎?不待言矣。”[4]鋒芒所向,仍在榮祿。康有為家仇國恨集於一身,聲稱:“榮祿乎,此在中國則為國賊,在我則為不共戴天之仇。每念幼博輒為心痛,自恨無才無勇不能剸刃之。如言不殺者,吾即以榮祿視之,無論何人不必言此。”[5]

為除大毒,保皇會投入大量人、財、物力。梁啟超自1901年5月回到日本,到1903年年初,年餘時間,用去萬七千餘金。其中自用不及三千,其餘均用於派人北行、援助張學璟等赴廣西運動會黨等事。[6]庚子後,邱菽園與康有為絕交,保皇會失去重要財源,加上康堅持不肯言革,謹守保皇二字,在“無一人不言革命”[7]的海外各埠難以開展活動;華僑又風傳康門師徒侵吞挪用捐款,使保皇會的募捐活動陷於停頓,財政十分拮據。梁啟超倚靠《新民叢報》進款,維持橫濱保皇會事務,彌補舊金山《文興報》和檀香山《新中國報》的虧損,供應康有為日用,“以一人之力而供一黨之用”,“為作文字,輒數夜不寢,太過勞苦”,依然入不敷出。其餘黨人如張學璟等,也因此而“家已破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