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皇會的勤王運動,曆時兩年,波及多省,動員大量人財物力,又趁清廷自顧不暇之機,結果卻不戰自潰,草草收兵。事後人們紛紛追查敗因咎責,保皇會內部也互相猜疑推諉,或稱告密牽累,或謂餉械失濟,或指中飽私囊。然而,檢驗保皇會的組織指揮係統及其實際運作,可見其中存在嚴重痼疾,使整個戰略準備停留於計劃的一紙空文,沒有落到實處,因而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大規模的武裝起義,貴在組織嚴密,指揮果斷,辦事有效,令行禁止。否則,計劃再周詳,也是紙上談兵。但保皇會骨幹多為士子書生,情急而言兵,從個人素養到組織功能,都與軍事行動的要求嚴重不符。正所謂秀才造反,誇誇其談,成事不足。康有為身為統帥,長時間對主攻方向舉棋不定。雖然他後來聲稱“前後俱注意於西”,但未能堅決貫徹實施。在華僑督催,屬下意見分歧,以及客觀形勢千變萬化等因素的幹擾下,一年之內,幾易方略,最終也沒有注全力於西,主攻側應流於相機速發。帥無定見,乃兵家大忌。
此外,由於澳門總局辦事不利,康有為無法切實掌握各路勤王軍情,卻堅持“大事仍由南佛主斷”[1],所定用兵方略背離實際。如黃忠浩5月前已移防湖北,而6月他還鄭重其事地將其巡防營作為長沙內應的主力。而且康缺乏軍事常識,其決策有時令人啼笑皆非。保皇會在日本訂購舊槍,他隻圖引誘群豪,指示多購價廉質次者。甚至聽信陳翼亭別有用心的胡說,認為“不如土貨之善矣”[2],要少購洋槍,多購土製抬槍線槍“以省費”[3]。他自詡知人善任,卻往往用人不當,信任誇誇其談的富商子弟和心懷叵測的遊勇頭目,埋下致敗禍根。更有甚者,他極力舉薦侄子康同富辦理廣東軍務,理由之一竟是後者“且能熟《三國演義》”[4]。加上康有為缺乏勇氣膽識,遠居南洋養尊處優,不敢親入內地統軍,平時還要眾多衛士洋兵保駕,很難應付瞬息萬變的局麵。難怪一位久慕其名的加拿大華僑指責其“有救世之力,而無救世之勇”,隻知“舞文弄墨,視中國瀕危於不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