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細菌的發現和細菌理論的形成是20世紀現代醫學科學取得突破性發展的最關鍵因素之一,改變了西方生物醫學的研究方向。[1]值得指出的是,這雖非中國醫學的成就,但並沒有隔絕於中國社會和醫學之外。就在該學說出現不久的1900年前後,西方關於病菌致病的學說開始傳入中國,並得到一些人的認可。比如,著名醫生陳虯在弟子問他“近日西醫流行,其論此病,係毒蟲為患……然否”時,亦回答說“理亦不謬”[2]。一本完成於清代末年的防疫著作這樣介紹了細菌學說:
傳染之原因,皆由細菌,細菌亦生物也,以顯微鏡測之,有球狀者,有棍狀者,有螺旋狀者,有苦邁狀(英文字形)……[3]
非醫生的孫寶瑄也在日記中寫道:
我國人謂疫有神,故設法以驅之。西人謂疫有蟲,故設法以防之。神不可見,而蟲可見。微生物乃天地間一大種類,終日與人爭戰,蟲敗則人生,蟲勝則人死。[4]
同時,西方有關傳染病傳播途徑的學說也同時傳入,光緒年間,在真霍亂流行之時,日本的中野太郎用中文寫成了《避疫法大意稿》的小冊子,其中說道:“痧疫病源為一種幻微生體”,因“個人飲食不良而發生”[5]。已較為理論化地指出了瘟疫的食物傳播途徑。到宣統時,曹廷傑則進一步介紹道:
(細菌)大抵皆發生於有機物質腐敗處,遇適當之溫度及卑濕之地,既生以後,則浮遊於空氣及水、塵埃中,或土及不潔物中,因人之口、鼻、**而入,即致各種之病。[6]
除曹所言,蟲媒傳播的認識當時也已十分明確,紹興醫學會節錄的《上海醫學研究所通告》指出:
蚊蠅最能傳病,故食物必須遮蓋,以免蚊蠅散毒。碗盞用時,須先洗淨。臥宿須垂帳子,勿使蚊蟲吮血,致生傳染之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