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修訂版)

三、爛喉痧和白喉

字體:16+-

猩紅熱在傳統醫學中一般稱為爛喉痧,白喉這一名稱則從乾嘉時出現以來,一直沿用至今。它們在中醫都屬於疫喉,為感受時行疫癘之邪而引起的急性喉科傳染病,白喉多發於秋冬二季,爛喉痧多見於春冬二季。[90]同為喉爛,同為疫毒,同為傳染病,同為毒盛血熱,往往不易分別,所以在不少疫情記載中,多籠統地稱之為喉症。[91]從西醫的觀點說,猩紅熱和白喉分別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和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92]它們是目前醫史學界研究得較多的疾病。根據已有的研究,爛喉痧一詞最早出現在尤怡的《金匱翼》一書中,尤怡生年不詳,卒於1749年,蘇州吳縣人,基本和葉桂同時代,該書刊於乾隆三十三年(1763年),雖非尤氏手定,但範行準等人認為書中所錄之方,實為尤生前用以治療喉痧之方。[93]故至少在18世紀早期,爛喉痧之名已經出現。白喉一詞的出現要晚於爛喉痧,文獻上對白喉病較為確定的記載,一般認為始見於嘉慶二十年(1815年)出版的《重樓玉鑰》(鄭梅澗著),但稱白纏喉,而白喉的名稱,則最早出現在刊行於同治三年(1864年)的《時疫白喉捷要》(張紹修著)。[94]雖然醫史學界在這兩個疾病名稱的出現時間上認識基本一致,但對其是舊有疾病還是外部傳入的新疾病則意見紛紜。其實,這一爭論亦非始自近代,從這一疾病出現後不久,爭議就已存在,僅《吳醫匯講》中所收錄之文,就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唐迎川認為丹痧一症實與《金匱》一書中的“丹毒”相類[95];李純修則說,“爛喉痧一症,古書不載,起於近時,而並易傳染”[96]。在近代以來的研究者中,範行準認為這兩種疾病都是清代從外部傳入中國的,爛喉痧大概18世紀30年代已傳入[97],白喉傳入中國的時間則稍晚,約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98]餘雲岫一方麵認為“猩紅熱之在我國,以1733年為記載之始”[99];另一方麵,又指出“陽毒之諸症候,惟猩紅熱足以擬之,舍此無相合者”,不過“猶未敢遂定陽毒即猩紅熱”[100]。陳邦賢認為白喉中國曆代都有,宋元明醫籍中記載的纏喉風、鎖喉風、馬脾風等,大體與白喉相近似。[101]陳方之對白喉的認識與陳邦賢相類,對猩紅熱,起初認為出現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後來則又寫專文推翻了這一說法,認為猩紅熱還是與最古方書《金匱》所稱之陽毒有關聯,直到18世紀初葉,始有爛喉痧、爛喉丹痧和疫痧等名稱,最後於1909年從日文移譯為猩紅熱。[102]李慶坪雖然認為喉痹、陰毒、纏喉風、鎖喉風等到白喉為一脈相承,但又說:“白喉最早的流行,據我所知,可能在1785年的秋天。”[103]陳勝昆認為猩紅熱的流行在雍正十一年以後。[104]曆史學者梁其姿則采用了兩者為外部傳入的說法。[105]陳方之、餘雲岫、範行準和陳邦賢等人,都是對傳統醫學有很深修為的大家,他們都聚訟不清的問題,想在今天對傳統醫籍了解相當不夠的情況下有一個確當的了結,顯然是不現實的,我想在此指出的是,不管這些疾病的病原是否新傳入,它們出現大範圍的流行則無疑在清代康熙以後,過去即使存在,也可能因為自然環境、人口密度等方麵的原因,並未造成大範圍的流行,畢竟,在過去的醫籍中無論是陽毒還是纏喉風等,都未指出它們的傳染性。在關乎江南的醫籍中,不論認為它們是新疾病還是過去的陽毒、陰毒等,都無不指出它們在當地的流行乃是晚近的事。比如前述唐迎川盡管說爛喉丹痧乃陽毒一類,但也認為:“近年丹痧一症,患者甚多,患而死者,亦複不少。”[106]虞山陳道耕在嘉慶六年(1801年)自序其《疫痧草》時說:“顧瘟疫未嚐曰發痧,發痧未嚐爛喉,爛喉發痧,實起於近年也。發痧何以名疫?為爛喉而傳染於人也……而近日疫氣,何以發痧爛喉?蓋今人氣稟,不逮古人,抑且起居失調,所以疫癘之毒,乘虛而幹肺胃,以致爛喉發痧也。”[107]同是刊於嘉慶年間的一本醫籍在論及白喉時也說:“喉間白腐一證,俗名白菌,即白纏喉是也。廿年以前此證患者尚少,邇來染是疾者甚多,每為誤治而夭者,不知凡幾,深可憫也。”[108]嘉道時期的吳中名醫曹仁伯在同友人的一封書信中也指出:“喉痹之證,自古已然,於今為甚。數年前狂風毒風,日夜交作,霍亂之餘,變為此症。江、浙、安徽三省處處患之……咽喉梗痛,色兼紅白,有如花駁之形……”[109]由此不難看出,疫喉嚴重流行而開始受到時人的關注是18世紀[110]特別是19世紀以後的事,這一點,從疫情年表中也不難看出,現將有關記載轉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