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與麻疹到明清時早已成為地方病,而且遍布大江南北,清代的江南自然也不例外。又由於它們感染痊愈後基本都能獲得永久免疫力,所以一般又多為兒科疾病。
根據現代醫學的認識,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傳染性強,病情重,病死率高。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症,皮膚成批出現斑疹、丘疹、皰疹和膿皰。天花一般通過呼吸傳染,未獲免疫力者吸入帶有天花病毒的飛沫後就會感染。病毒大約在感染者體內潛伏12天至14天後開始發作,初起發熱、發冷、頭痛,與感冒症狀類似,大約3天至5天後開始出疹,之後,如果是順症,逐漸會由斑疹變成丘疹,丘疹又轉化成皰疹、膿皰,膿皰逐漸收漿結痂,一般出疹10天左右,痂落病愈,嚴重的會留下永久性的“麻子”[8]。在中國,它是一種較為古老的疾病,在古代的文獻中多稱為“痘疹”、“痘瘡”、“天瘡”、“虜瘡”等。據範行準的考證,天花病毒大約在南齊時傳入我國。[9]至少到宋代,已開始被看作小兒病了。[10]由於其極強的傳染性和毒性,它對兒童有著巨大殺傷力,據粗略的估計,在清代,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兒童死於痘症[11],出痘在當時已成為人人必過的鬼門關,在當時的各種文獻中,常常可見如下說法:“然而自有痘以來,賢愚貴賤,罕能墜免。”[12]可能正是它的普遍性,古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認為它是胎毒所致。
由於天花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疫病,所以雖然存在著零星的散發現象,但一般在各地都以呈周期性的爆發流行的形式出現,比如鄰近江南的,臨海,“痘疹六年一度……國朝四十餘年,凡痘疫之年,每日城五門,晨啟槥輿出者,不知幾百千家”[13]。而且,可能因為各地人口流動頻繁,流行範圍又呈漸趨擴大之勢,道光年間,著名醫生王清任曾指出:“出花正盛時,非止一人出花,少則一方,多則數省。”[14]由於地方誌等文獻可能因這類瘟疫習以為常而往往不加記載,在任何一種方誌的“祥異誌”都難以找出呈規律性周期的疫情記載,因此對清代江南痘疫的準確的流行情況已很難清楚地呈現。據疫情年表,清代江南有明確記載的痘疫有10縣次,其中有7縣次出現在寧波府,另外3縣次分別發生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餘姚、嘉慶八年(1803年)的嘉善和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上海。此外,據《王孟英醫案》,道鹹年間,杭州曾發生天花流行,“十不救五,小兒殤於是者,日以百計”[15]。寧波府的這7次痘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