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修訂版)

二、時間布局

字體:16+-

這裏所謂的時間布局主要包括三方麵的內容,一是所有疫情在一年四季的分布狀況;二是疫情在清代四個時期中的布局;三是疫情在各個時期的頻度,即每隔多少年發生一次瘟疫。在統計中以縣為最小單位,所以頻度實際就是每縣每隔多少年發生一次瘟疫。

(一)四季分布

對疫情四季分布的統計,由於不涉及時空分布不合理的問題,故而按原始記錄來做。在統計中,按傳統曆法,一、二、三月為春季,四、五、六月為夏季,七、八、九月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為冬季,凡未明言月份或季節的,歸入不詳,指出某一季節的,在該季節所屬的三個月下各記錄一次,指出兩個季節之交的,在這兩個季節相鄰的兩個月下各記錄一次,其他諸如“入冬始息”視為入冬後的第一個月即十月停止,“冬杪”視為冬季的最後一個月即十二月。統計結果見表3-5。其分月布局如圖3.2所示(圖中月份為陰曆)。

表3-5 清代江南瘟疫發生月份布局表 單位:月 (農曆)次

圖3.2 清代江南瘟疫發生月份柱狀圖

由表3-5和圖3.2可以明顯看出,疫情主要分布在夏秋兩季,其中又多集中在四、五、六、七四個月中。這與時人的認識是相當一致的,“暑濕熏蒸”是當時的文獻中談論疾疫時出現頻率極高的一個詞匯,而且還往往與夏秋相連,比如,作者不詳的《平寇紀略》言:“夏秋之暑濕熏蒸,病死無數,非獨殮無棺木,葬亦開千人坑埋之。”[2]不少醫書也常常指出:“夏秋暑濕二氣為病最夥。”[3]當時醫藥局的送診施藥活動也基本都在夏季或夏秋開展,一般是五月開局,八月收局。比如,丹徒的成仁堂藥局,“每年五月十六日開局,至八月十六日止”[4];武進陽湖的醫局則“六月朔起,八月十日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