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拜訪柯剛的日期到了。可是,尼曼早上打電話通知我下午一點半到卡梅涅娃學院,要去參觀克裏姆林宮。上午,我待在家。學院裏集合了大約五六個人,除我以外看起來都是英國人。接著,我們就在一位不怎麽招人喜歡的先生的向導下徒步前往克裏姆林宮。走得很快,我費力地跟著。最後,一隊人不得不在克裏姆林宮的入口處等我。圍牆裏麵首先叫人驚訝的是政府大樓過度整潔的外表。我隻能將此與模範城市摩納哥的所有建築——一個緊鄰統治者的特權階級的住宅區——給人的印象相比。甚至連建築物正麵粉刷的亮白色或奶黃色都很相似。不過,在摩納哥,一切都在光與影的變幻中形成鮮明對照,而此地則到處是一片均勻的雪光,色彩從這雪地的光亮中更加平靜地凸顯出來。此後,當天色漸漸變暗,雪地似乎在不斷地延展。在政府大樓閃亮的窗戶近旁,塔樓和圓頂聳入夜空:被製服了的紀念碑,它們在勝利者的大門前站崗。在這裏,車燈也射出耀眼的光束刺入黑夜。車燈的光線令克裏姆林宮裏寬闊的騎兵訓練場上的馬匹驚恐不安。行人在小汽車和不聽使喚的馬匹中間艱難前行。運雪的雪橇排成長龍,有個別騎馬的人。一群群默不作聲的烏鴉落在雪地上。克裏姆林宮大門口的哨兵站在耀眼的燈光中,身著紮眼的土黃色毛皮大衣。他們頭頂上閃爍著指揮出入**通的紅燈。莫斯科所有的顏色在這裏,俄羅斯的權力中心,匯聚成一麵棱鏡。紅軍俱樂部麵朝著這片場地。離開克裏姆林宮前,我們走了進去。房間裏窗明幾淨,看起來比其他俱樂部的房間要簡樸、整潔。閱覽室裏有許多象棋桌。由於列寧本人也下象棋,象棋就在俄國獲準通行了。牆上掛著一幅木刻浮雕,是一幅輪廓簡化了的歐洲地圖。地圖旁邊安著一個手柄,轉動這個手柄就會在俄國和歐洲的其他地方依次按時間順序亮起一個個點,那是列寧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不過,這個裝置不太好使,總是有好幾個地方會同時亮起。俱樂部有個借書處。我覺得一張布告很好玩,上麵圖文並茂地說明了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圖書免遭汙損。另外說一下,此次參觀的向導組織得很差。我們好不容易到達克裏姆林宮時已將近兩點半了,隨後,當我們參觀完軍械庫後終於踏進教堂的時候,天已經很黑了,裏麵什麽也看不清。不過,由於教堂裏的窗戶又小、安裝得又高,無論如何總是需要內部照明的。我們走進了兩座大教堂:大天使大教堂和烏斯佩斯基大教堂。後者過去是沙皇加冕的教堂。其內部為數眾多卻非常局促的空間想必體現了權力的高度克製。由此而必定給那些儀式造成的緊張氛圍,如今已很難想象。在教堂裏,那位討厭的參觀負責人退到一旁,和藹的老勤雜工舉著蠟燭慢慢地照著一麵麵牆壁。盡管如此,卻很難看清楚什麽。那許多外表看起來似乎差不多的畫像也無法給外行傳遞任何信息。不過,還有足夠的光線能讓人從外麵觀賞這些美麗的教堂。尤其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雄偉的克裏姆林宮裏的一處回廊,那裏有一個挨著一個的閃閃發光的彩色小圓頂。我相信,公主們的閨房就在那裏。克裏姆林宮所在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森林,其最古老的教堂就叫作“林中的救世主堂”。後來,這裏教堂林立。盡管末代沙皇們為了興建新的無關緊要的建築拆除過教堂,剩下的教堂仍多得足以構成一座教堂迷宮。這裏也有許多聖像站立在教堂的外牆上,從最高處的鐵皮屋簷下像躲避風雨的鳥兒一樣俯瞰著下方。他們低垂著曲頸瓶似的腦袋傾訴哀傷。可惜,這一下午的大部分時間都被用於參觀軍械庫龐大的收藏了。這些壯觀的收藏令人眼花繚亂,可是,當你想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於克裏姆林宮本身雄偉的地形和建築時,參觀這些收藏卻隻會令你分心。人們很容易忽視克裏姆林宮之美的一個基本條件:那些開闊的廣場上沒有一處紀念碑。與此相反的是,在歐洲,幾乎沒有哪個廣場沒有在19世紀的進程中因為設立紀念碑而褻瀆、破壞了其內在的隱秘結構。在軍械庫的收藏中,我特別留意到一架四輪馬車,那是拉祖莫夫斯基親王送給彼得大帝的一個女兒的禮物。馬車上臃腫的、像波浪般起伏的裝飾叫人即便是站在平地上也感到頭暈目眩,就更別說想象它在路上顛簸的樣子了。當得知這輛車是由法國海運過來的之後,這不舒服的感覺簡直就到頂了。所有這些財物都是以一種沒有未來的方式獲得的——不僅是它們的格調,還有獲得它們的方式本身都已經消亡了。它們肯定給其最後的占有者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可以想見,擁有這些財寶的感覺能令他們幾乎喪失理智。不過,收藏的入口處如今卻掛著一幅列寧像,就像在一個原先供奉神靈的地方由皈依了的異教徒豎起了一個十字架一樣。——這一天剩餘的時間基本荒廢了。沒能吃上飯。我離開克裏姆林宮時已近四點。去找阿絲雅時,她卻還沒有從她的女裁縫那兒回來。我隻看到了賴希和那位回避不了的同屋。不過,賴希等不及就走了。隨後不久,阿絲雅現身了。很遺憾,後來話題轉到了那本關於巴洛克的書上,她說了些尋常的看法。後來,我讀了一些《單行道》裏的內容。戈羅丁斯基(?)邀請我們晚上去做客。不過,就和當初在格拉諾夫斯基家一樣,這次我們也錯過了晚餐時間。因為,就在我們出門前,阿絲雅來找賴希說話。當我們晚了一個小時到場的時候,隻遇到了戈羅丁斯基的女兒。這天晚上真拿賴希沒有辦法。我們長時間地到處尋找飯館,能讓我好歹吃些東西。我們走進了一家用粗糙的木板隔斷的、簡陋至極的“雅座”,最後,來到盧比揚卡街附近的一家並不招人喜歡的啤酒屋吃了些難吃的東西。之後,又去伊列什家待了半小時。他本人不在,他的妻子為我們煮了上等好茶。然後回家。我原本還想和賴希一起去電影院看《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的,可他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