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間的類比,永遠是把雙刃劍,既提供了抵抗的榜樣,同時也提供妥協的先例,問題是你預備在已有的劇情中扮演何種角色。南明史研究者司徒琳以遺民文集為材料,從“被征服的一代”(conquered generation)的自我表述中發現或隱或顯的“角色困擾”[21]。明清之際的社會變動加劇了士階層的升降轉移,使其不得不在短時間內選擇、調整自己扮演的角色,而可供選擇的“臉譜”(mask)十分有限,不外乎忠臣、貳臣還是遺民。
淪陷初期滯留在北平的文人學者,也試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摸索個人在“道德團體”中的位置。“七七事變”後不久,任教於清華大學外文係的吳宓,從報上得知戰局危追,預測“今後或則(一)華北淪亡,身為奴辱。或則(二)戰爭破壞,玉石俱焚。要之,求如前此安樂靜適豐舒高貴之生活,必不可得”,斷言其“一生之盛時佳期,今已全畢”[22]。既然清華園之安樂生活已不可得,吳宓不得不考慮出處去就的問題:“今後或自殺,或為僧,或抗節,或就義,無論若何結果,終留無窮之悔恨。”[23]他列出的這幾個選項,幾乎囊括了易代之際士人可能采取的行為模式。
“國亡則吾輩將何作?”吳宓為自己設想的結局,實則脫胎於民初其與湯用彤的對談:“上則殺身成仁,轟轟烈烈為節義死,下則削發空門遁跡山林,以詩味禪理了此餘生。”[24]或死節,或逃禪,這兩種選擇固然有上下之別,但都是以亡國為前提。距“七七事變”才一周,是戰是和尚不明朗,吳宓就開始考慮亡國後當如何的問題,可見他對抗戰的前景甚為悲觀。[25]
在亡國這一情境預設下,富於詩人氣質且不乏小說家的想象力的吳宓,進而將出處進退的不同選擇——“或自殺,或為僧,或抗節,或就義”——分配到具體的曆史人物身上,挑選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吳宓聲稱習慣於把自己放進曆史或小說的人物、事實、環境中,對當下現實生活中之人事反而不太注意[26]。由事變後的經驗,他愈發肯定“古來書史小說中所記敘之人物,其情與事,極真而非假。但必我有類似之境遇及經驗,然後方能感覺到,而信其真”[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