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北京研究精粹

“他們的北京”

字體:16+-

並不是所有知識分子都隻把目光集中在本地遊客寥寥的北京公園裏。1924、1925年左右,當末代皇帝溥儀最終被逐出紫禁城,從而突然終結了衰微已久的帝製的時候,一場民俗學運動正在醞釀之中。因為運動的中心在北京,這座城市順理成章地成為民俗學研究的重要場址,北京的文學表現也由此增加了另一維度。

有意識的民俗學運動成型於民國初年。早在日本求學期間,魯迅與周作人就開始對歌謠、神話等產生了興趣,並開展了這方麵的工作。魯迅首先提出建立民俗文化組織的倡議,他說:“當立國民文術研究會,以理各地歌謠、俚諺、傳說、童話等;詳其意誼,辨其特性,又發揮而光大之,並以冀教育。”[42]1918年,由兩位“五四”時期的著名北大教授劉半農和沈尹默發起,以“國立大學”的體製為依托,在北大成立了“北京大學歌謠征集處”。北大校長蔡元培在看到兩位教授擬定的章程後,隨即批交文牘處印刷五千份,分寄全國各省官廳、學校。1920年,歌謠征集處改組擴大為歌謠研究會。兩年後,該會開始隸屬於北大國學門,並創辦《歌謠周刊》。這一組織一直活動到了1927年11月。1923年5月,同樣在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又成立了風俗調查會。該會成員製作了一份《風俗調查表》,在《晨報》和《東方雜誌》等刊物上都有刊登。1935年,北京大學文學院決定恢複歌謠研究會。翌年,改名為風謠學會,並持續活動到了1937年。除了上述這些組織以外,1924年還成立了一個北京大學方言調查會,調查各地方言。[43]

關於北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風謠學會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完成的。1924年,北京風土的研究開始盛行。楊德瑞在北京為《歌謠周刊》記錄了老式婚嫁的禮儀。1925年出現了更多的研究。《歌謠周刊》曾出版了一期妙峰山進香的專號。容肇祖分析了“妙峰山進香者的心理”。顧頡剛在為這期專號寫的引言中,主張風土民俗並非野蠻下俗的東西;相反,它們應該作為係統性研究的材料。[44]後來,顧頡剛又為旗人奉寬所著《妙峰山瑣記》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