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北京研究精粹

三、《大公報》與北平知識群體的媒介網絡

字體:16+-

(一)“星期論文”知識群體與《大公報》的文化權力網絡

1953年1月7日,年逾花甲的胡適在“台北市報業公會歡迎會”回憶道:“《大公報》的‘星期論文’,就是我替張季鸞(1886—1941)先生、胡政之先生計劃的。請《大公報》以外的作家每星期寫一篇文章,日程也都由我代為排定。這樣,報館的主筆先生每周至少有一天休息。這種方式旋為國內各報刊所采用。”[96]而事實上,最早提出開辟“星期論文”專欄的是當時大公報的主筆張季鸞。他當時的用意是:“一是每天要發一篇社評,多數由他執筆,負擔過重,組織社外人士撰寫星期論文,每星期他可以少寫一篇社評。二是加強與文化教育界的聯係,擴大在學術界與青年學生中的影響。”[97]《大公報》研究專家(係大公報人)陳紀瀅也說過:“大公報鑒於全國最高學府擁有專家學者無數,而社會各階層均有飽學之士,這些人構成國家之文化動力。他們對國是與各種專門問題都有卓見,隱藏於腦海之間,有的人喜歡寫文章發表議論,有的人則須催逼而成。尤其在國難蜩螗,全國需要竭盡智慧,以挽救危亡之際,更應以專家的學識,以貢獻於全國。因之,於民國二十二年秋發起刊載‘星期論文’,以代替社評。”[98]

1933年年底,張季鸞與《大公報》另一主筆胡政之聯袂到北平,在東興樓莊宴請北平文化教育界人士數十人,為即將開辟的“星期論文”約稿。席上特別說明稿件除抵觸法律外,決不幹涉內容,不更改字義,以尊重作者。胡適作為當時北平文化教育界的領軍人物,自然在《大公報》與北平知識界的這次合作中發揮了主要作用。1934年12月20日他在給傅斯年的信中說:“我也覺得大公報的星期論文是值得維持的,所以不但按期作了,還替別位朋友‘槍替’了好幾次。”[99]可見,從大公報創辦的1934年直到1953年,《大公報》的“星期論文”在他的心目中仍舊占據著一個特殊的位置,而他對“星期論文”也持認同和維持的態度。不僅作為該欄目精神領袖的胡適如此,而且很多學者和讀者都迅速認可了“星期論文”。據陳紀瀅回憶:“‘星期論文’興起後,引起全國注意,尤其知識界到了星期天,無不爭看這個禮拜是誰寫的。其中的確開啟了中國專家學者在報紙上發表議論的先河,更為讀者廣辟吸收知識的園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