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北京研究精粹

一、北京皇城城牆的沿革、範圍和長度

字體:16+-

明清北京皇牆是在元大都蕭牆舊址上修成,在南、北、東三麵較舊址稍有拓展。朱偰考證雲:“明成祖永樂十五年改建皇城於元故宮東,去舊宮一裏可許,悉如金陵之製而宏敞過之。宣宗宣德七年展紫禁城東麵……始奠今日之基,此二城之起源也。”[8]

圖1 清代北京四重城示意圖

資料來源:所據侯仁之《北京曆史地圖集》(90頁,北京,文津出版社,2013)“清北京城(二)·乾隆十五年”繪製。

明初南京宮殿與元大都不同,乃是以“宮城”為“皇城”,宮城之外沒有外禁垣。洪武十年(1377)改造南京宮殿,將洪武六年修築的“內城”改為外禁垣,並將宮城與外禁垣一起統稱“皇城”。這一稱呼上的習慣一直延續到永樂北京城的營建。弘治《大明會典》時,才正式將北京“宮城”與“皇城”的稱呼區分開,並被後來《明史·地理誌》等繼承,即宮城稱“紫禁城”,外禁垣稱為“皇城”。[9]皇城西南因有元代大慈恩寺(一說為金代“大慶壽寺”,又名“雙塔寺”,建於1186年)[10],永樂十五年建皇城時將其完整保留下來,“東為灰廠,中有夾道,故皇城西南一角獨缺”。[11]朱棣去世後不久,皇牆被局部增築了兩次:1.宣德元年(1426),漢王朱高煦謀反失敗,禦駕親征的宣宗將其押解回京拘於西苑,後拓展皇牆西垣,在西安門內營造“逍遙城”,將高煦父子囚禁於內;2.宣德七年(1432),“上以東安門外緣河居人,逼近皇牆,喧囂之聲徹於大內,命行在工部改築皇牆於河東”[12],即上文所引朱偰言“宣宗宣德七年展紫禁城東麵”,東移的皇牆將玉河一段隔於皇城之內,於新東垣重建東安門,玉河西舊門址上建東安裏門。[13]經過皇牆向南、北、東三麵擴展後,紫禁城作為皇城的中心更為突出。清初“定都京師,官邑維舊”,基本上沿用了明代北京城的建築,隻是將位於千步廊南端的“大明門”改稱“大清門”,“承天門”改稱“天安門”,“北安門”改稱“地安門”。[14]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1754—1760)重建長安左、右門,增築兩門外圍牆,並在兩端增設“東、西三座門”,前者位置大約在南池子南口到北禦河橋中間、皇史宬東園牆處,後者位置大約在南長街南口,即中南海東園牆與皇城南牆相接的地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