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長寶
北京城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00餘年的建都史,“其地承前啟後,源遠流長”[2],自金貞元元年(1153)起,先後有金、元、明、清四朝定都於此。自元代營建元大都起,北京就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基本格局。此後經曆明永樂年間重修紫禁城和嘉靖年間複修外城,使北京城形成了明確而完整的凸字形、四重城垣的結構,即俗語所說的“內九外七皇城四”,一直延續到清代至民國,甚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皇城作為“民不得出入”的禁垣,承擔了苑囿、祭祀、宗廟等皇家服務功能,是紫禁城到內外城的過渡,作為皇城邊界的紅牆自然也有重要的曆史和人文價值。皇城城牆(以下稱“皇牆”)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共曆3次增築,總長約13公裏[3],2003年測量僅存1900米[4],其中絕大部分的損毀發生於1930年之前。
在北京城豐富的文化遺產中,城牆很早便引起學者的關注。清中後期,就開始有學者關注城牆的變遷,並留下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如《日下舊聞考》(1788)、《宸垣識略》(1876)、《(光緒)順天府誌》(1886),民國時期陳宗蕃所著《燕都叢考》(1930),原北平市政府秘書處編《舊都文物略》(1935),以及朱偰所著《北京的宮闕圖說》(1938)等,對北京皇牆不同曆史時期的遭遇和狀況都有記錄和討論。《舊都文物略》前言有雲:“紀故都事物,勒為專書者,亡慮數十百種……或疆域過廣,如《順天府誌》之類記載遍京兆二十餘都邑;或過狹,如《燕都叢考》之類,僅及市內坊巷。至於《日下舊聞考》《宸垣識略》等書,例較近矣,然而成書皆在近數十年以前,玉步已更,河山非舊,一切情態變遷實多。”[5]此番感慨雖有編者附會編纂緣由之嫌,但某種程度上也是實情:關於“舊都事物”的傳統研究雖然書目繁多,但研究某一對象如皇牆的專著卻尚付闕如;傳統著作的描述在時間上跨有兩三百年之久,所記沿革雖細,卻缺乏必要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