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期北京的公園在改變城市環境和市民生活方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北京的近代公園逐漸發展成為集娛樂、運動、教育、商業、文化、社會和政治活動於一體的多功能環境。這樣又會有助於在公園影響下的新的城市文化的發展。
第一個明顯變化是在政治領域。1911年以前,北京尚不存在公共空間,政治家們通常在其家中或者是僅有的幾個可供使用的公共場所(餐館和妓院就是最突出的例子)舉行秘密會議。公園的創建明顯地改變了這種情形。公共空間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大規模集會以表達他們民主思想的場所。如1915年,一天之內便有30多萬北京人到中央公園參加公眾集會,抗議日本侵略者提出的“二十一條”和北洋政府的妥協政策[44]。1925年,大約700000人在中央公園出席哀悼孫中山的儀式,他的遺體就安放在公園中一個大廳裏。三年後,大廳與公園一起更名為中山堂和中山公園[45]。
天安門廣場這一新的公共空間也成為政治集會的另一焦點。五四運動期間,學生們在天安門前開闊的空地上舉行了許多次群眾示威。這個廣場(比今日的天安門廣場小得多),也僅僅是在幾年以前才向公眾開放的。1925年,廣場在五卅運動期間(抗議日本商人槍殺中國工人的運動)再次成為政治鬥爭的聚焦點。“一二·九”運動(另一抗日運動)也是於1935年自同一地點發起。最後,在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升起五星紅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社會主義中國,擴建的天安門廣場,作為大規模提倡民主運動的發源地,變成人們更為關注的公共空間。誰都沒有料到,像天安門這樣的公共空間會成為如此受歡迎的群眾政治參與的場所,以致促進了近代中國的政治變遷。
20世紀10—20年代,各種各樣的獨立組織(自治團體)、專業法團和會館在中國不斷興起。在袁世凱短暫的獨裁後的十年中,民間市民團體的活動無論在廣泛性和多元性上都是20世紀其他時期無法比擬的。從1917年到1926年,數百個官方批準的獨立社會團體在中國的首都迅速成長。[46]。這些提倡道德、教育、男女平等、慈善、互助、宗教、運動、學術和文化的機構都發現新近建立的公園為他們宣傳其宗旨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地方。如20世紀20年代初,在專款幫助下幾所婦女和技術學校在北海和中央公園建立。許多慈善機構也經常在公園為中國遭受洪災和旱災的省份的災民募集賑濟款。[47]總之,北京的公園為思想的傳播和市民的動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開放論壇。